永平:“移动开放课堂”促学习见实效
作者:谭宗华 段婷婷 发布时间:2015-04-20 17:06:12 点击率:67
为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工学矛盾,永平县委组织部创新学习机制,拓宽学习渠道,探索“移动开放课堂”学习模式激发组工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常规模式”—领导干部讲党课。以“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注重言传身教,县委组织部部机关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上党课活动,突出结合本单位实际,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此外还邀请县级经济主管部门和县委党校等单位经验丰富的领导、教师进行知识讲座,从结合永平实际、推动永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自选模式”—周一“组工业务讲坛”。在周一学习例会的基础上,新增“组工业务讲坛”,组工干部轮流登台讲课,熟悉部机关业务工作,不拘泥于本股室业务。针对部机关年轻工作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组工业务讲坛”优先选择业务能力强、业务精的老同事主讲。各股室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特点,精心备课。学习结束后,可针对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讨论。在学习中讨论,在讨论中获取知识,在讲课中得到锻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建设一支“人人爱学习,个个会干事”的组工干部队伍。
“拓展模式”—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改变过去单一化的学习模式,永平县委组织部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实行周末基层体验式“坐班”制度,规定组工干部利用周末时间,每个股室轮流到挂钩联系村“坐班”干农活,帮助群众买肥料、点玉米、浇水等,掌握一门生产技能。同时不再把群众“聚”到村委会问意见建议,而是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干农活话家常,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将了解到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交分管领导,知困难,解民忧。利用龙门乡邀请祥云县的党史专家、农技专家、高级农艺师为全乡机关党员干部上党课的机会,在龙门乡龙门村红梨种植基地,组工干部认真听取专家对云南红梨、泡核桃等特色林果的栽种、增收、管理等技术的讲解,通过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专业学习,组工干部对全县农业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意识。
(永平县委组织部 谭宗华 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