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促增收 惠泽百姓建功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09 08:19:57 点击率:64
发展经济促增收 惠泽百姓建功业
博南镇七屯村党支部
【概况】
七屯村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属城郊结合部,距县城3公里,国土面积7.37平方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0户1269人,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七屯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6名。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60元。近年来,七屯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组织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三大主题,结合“创先争优抓班子,抓好班子定路子;定好路子找票子,共同过上好日子”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明显加强,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两委”先后被省司法厅、民政厅授予“民主法治村”,州、县党委授予“文明村”,大理州农村党的建设示范点,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亮点】
(一)强班子,铸牢堡垒固根基。一是按照“选准一个书记,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目标要求,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积极探索选配村级班子的新思路,采取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提,从外出经商和务工党员中请,从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中挑等办法,大大拓宽了选人视野和提高了用人质量。通过村“两委”换届,七屯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4名;年龄35岁以下4名,36--45岁1名;妇女2名,有效改善了村级班子的素质和结构。二是建制度,促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根据村级组织工作的需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推动了村级组织建设的稳步发展。在村干部的管理工作中,实行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度、村干部述职制度、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管理。在村务管理上,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了村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党务工作上,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八规范”,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班子建设、组织设置、会议制度、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和管理、党费收缴、文书材料八方面内容进行细化分解、统一规范,有效推进了村级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抓队伍,凝聚发展添合力。七屯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发展与创新并举,在党员致富能力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一是村党支部以“三培养两带头”为载体,在“实”字上下功夫,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近年来,共发展党员6名,其中,把4名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4名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目前,全村有“党员致富带头人”20名,其中村组干部8名,一般党员12名。二是村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个人认岗、组织定岗的原则,把44名未担任村组干部、具有履职能力的农村党员分别安排在政策宣传岗、科技推广岗、治安调解岗、扶贫帮困岗、小康村建设示范岗等岗位上。如设置在科技推广岗的七屯四组李彭宗利用在昆明打工学习到的生猪养殖技术,回家投资5.4万元,新建厩舍200多平方米,购买优良种猪9头进行规范化优良仔猪繁殖,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养殖能繁母猪200多头,生猪存栏达2500多头,年出栏2350头,年收入达240多万元。三是村党支部在党员队伍中认真落实好“三个优先”,即:在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运用中,优先安排党员参加;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先考虑农村党员发展项目;在发展项目建设中,优先提供资金。同时,对成绩突出的示范户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创业奉献、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使党员真正成为致富“领头雁”。如:党员马文宗利用一技之长发展加工业,其腌制的鸭蛋除在县内销售外,还远销保山等地,年经济收入达3万多元。全村“党员示范户”5户,共发展生态茶种植大户50多户、生猪养殖示范户7户、家禽养殖示范户4户、大棚蔬菜种植户16户。通过支部引导、政策宣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狠抓措施落实,使七屯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路子。到目前为止,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全村新种植生态茶650亩,新建茶叶初制加工厂一个,同时成立了茶叶生产协会;全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50亩,大棚西瓜发展到20亩;养殖产业发展上,通过品种改良、引进、推广配方养殖,全村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万(头只),建成万只脱温小鸡养殖、销售点1个。
(三)美家园,村庄旧貌换新颜。党支部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民办实事列入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村容整洁靓丽、农户庭院花果飘香、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和谐相融”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政府项目支持,组织广大村民实施了生态建设、农网改造、村级道路建设等工程。一是以解决群众出行难为重点,强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进村主干道拓宽改造、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村内群众娱乐活动场所1个,公厕3座,并配套了垃圾处理池建设;以民办公助的形式,硬化进村入户巷道66条、8000多平方米;新建人饮工程2件,实现了全村家家户户通安全卫生饮用水。二是以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为重点,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三面光排灌沟3条,2000多米,有效解决了4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新建七屯至银江河机耕路一条;改造七屯中沟机耕路一条。三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强化庭院建设,对全村人居房屋、庭院、畜厩、围墙进行综合改造。完成农户住房改造280户,实施农户墙体粉刷、美化工程298户;完成厨房改造240户,改造、新建卫生厕140个;新建、改造畜厩70间、3000多平方米。全村电视普及率达98%,电话普及率达90%,庭院硬化率达98%,庭院绿化、美化率达80%。四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强化能源建设,推广液化灶、电磁炉、太阳能和节柴改灶,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5%以上。五是为打造绿色村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率先实施了“大树村”建设,全村栽种高山榕、小叶榕等大树51株,实现了村中有树,村在林中的自然景观。
(四)重创建,构建和谐新农村。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一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文化、技术、法律等培训。近年来,组织村组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进行以理想信念、党风廉政、小康村建设、科技知识和精神文明、劳动力输出等为主的各种培训40多场次5000多人。如: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七屯村“两委”于2010年8月9日、10日组织由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种植养殖户代表、村民代表等42人构成的村民考察团赴宾川、大理进行学习、考察活动。二是改善、强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投资33万元的村委会办公楼建设项目和村委会绿化、宣传栏等建设;实施了党员电教室、村完小教学楼、村卫生室、兽医室、图书阅览室建设项目;完成了老年活动中心、村民休闲娱乐中心、图书阅览室建设。三是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级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良好,农户参合率达100%。四是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治五乱”工程(杂物乱堆、粪土乱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是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道德先进个人”等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并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支持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如:今年七屯村党支部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20名党员和村民及4个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奖励,从而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了七屯村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方面发展。
【启示】
七屯村是典型的坝区农业村,群众收入来源单一,增收困难,在推进发展中,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七屯村党支部创新思路,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建制度、兴产业、聚人心,较好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作用,使七屯村步入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