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三多”带好大学生“村官”队伍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4 09:43:08 点击率:20
永平县“三多”带好大学生“村官”队伍
近年来,永平县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新生力量,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管理和培养。
多方面考核选好大学生“村官”。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选聘工作。在选聘过程中,不简单以分数选人,更加注重对选聘对象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考核。一是认真查阅选聘对象的档案资料,全面了解选聘对象在校期间的表现及学习情况。二是成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面试考官命题小组,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突出“为什么当村官,如何当村官,当村官后个人如何打算”等问题,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全面考核选聘对象的求职动机、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三是组织考核组深入选聘对象所在乡镇和村、组,通过政审、走访村、组干部、附近邻居群众,更深入地了解选聘对象。通过多方面考核,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质量。
多形式培养管好大学生“村官”。明确由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将其纳入县对乡镇党委党建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内容,努力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健康成长、发挥作用。一是从严管理大学生“村官”。建立了《永平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试行)》、《永平县大学生“村官”工作职责》等,每年对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对履职认真、工作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还定期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进行督查,对无故不在岗、因事因病不按规定请假或群众反映差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进行处理。二是定期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和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需要,每年由县委组织部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统一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集中培训1次以上。各乡镇也根据本地实际,定期不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或组织大学生“村官”召开座谈会。同时,积极选派大学生“村官”到省、州参加培训。三是结合工作实际抓好传帮带。让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成“1+1”帮带对子,让大学生“村官”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安排其参与信访、纠纷调处及扶贫开发等中心工作,或独立处理一些重要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增长才干。通过培养,全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如:大学生“村官”罗锦涛成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被评为“云南省十佳大学生村官”,并先后到全省近十所高校作专题报告。
多渠道就业待好大学生“村官”。将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生活及就业上给予照顾,特别是在就业问题上,给大学生“村官”留出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并努力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尽力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就业出路问题。通过各方面努力,三年来,全县招聘的95名大学生“村官”中,43名大学生“村官”先后被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录用,6名大学生“村官”被选拔进乡镇党委班子。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扶持下,着手扎根农村,有的已在农村创办了自己的农场或企业,成为了农村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