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万众一心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13 16:45:41 点击率:31
永平县万众一心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
去冬今春以来,干旱使永平县2.7万人、3万多头牲畜、10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264万元。面对严峻旱情,永平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作为开展“四群”教育的生动实践,谱写了一曲党群连心抗大旱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先锋赞歌”。
领导带头,党政齐抓抗大旱。面对旱情,该县迅速成立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乡镇、村一线,靠前指挥,研究部署抗旱保民生等工作。各挂钩联系乡镇的县领导深入乡镇、村一线,与乡镇一道研究抗旱对策,寻找抗旱良方。同时,县级挂钩包村部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挂钩村、社区,全面了解灾情,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方案措施。营造了“党委牵头、政府组织、部门配合、领导带头、党群参与”的抗旱氛围,确保了抗旱人员、责任、经费、措施、物资“五到位”。此外,建立应急值班、旱情日报、追踪督查等制度。派出督查组对7个乡镇抗旱工作进行督查,掌握全县抗旱工作第一手资料,科学指导抗旱,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抗旱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引导群众树立信心。目前,全县各级已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共购买水袋3万米,抗旱设备120台(套),加快了在建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和冬春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2件应急人饮工程已全面建成。
城乡结对,部门联动抗大旱。县级94个部门与全县73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通力合作抗大旱。县级各部门的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田间地头查旱情,深入村、组、户送温暖、解难题,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帮助群众抗旱。县水务、农业、科技等涉农部门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掀起抗旱保民生保春耕工作热潮。县农业局坚持一手抓抗旱,一手抓春耕备耕。根据旱情的发展,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做到政策落实好,任务部署早,面积规划早,农资配备早,科技培训早,技术员就位早,确保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全县共落实大春水稻、玉米高产创建4.6万亩,核心样板16块,筹资180万元投入春耕备耕,无偿发放种子11617公斤、塑盘21.5万片,供应地膜80吨。投入10万元资金,认真储备好备荒种子。截至目前,全县就位包谷良种225吨、水稻良种180吨、化肥8238吨、农膜91吨、农药30吨,玉米育苗塑盘14万个,水稻机插秧育苗塑盘7.5万个。县民政局实行领导包乡、股长包村、干部包组的“三包”抗旱工作责任制,加强灾情统计上报,解决好群众吃水吃粮问题,管好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为受灾群众筑起生活的“保障网”。
先锋行动,党群齐心抗大旱。旱情不缓解,抗旱不松懈。全县县、乡、村三级纷纷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以党员为先锋,组建“抗旱服务先锋队”,深入一线,全力抗旱保民生保春耕保稳定保发展。全县共组建了由2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村组干部、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党员骨干组成的“抗旱服务先锋队”81支。“抗旱服务先锋队”入村、入组、入户、到田间地块,为群众送水、宣传节水知识、寻找水源,抢修设施,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旱保春耕和生产自救,调解水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县农业、水务、科技、烟草等部门的党员干部组建科技服务小分队,采取包村、包组、包户、包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包地块的形式,纷纷下到春耕生产一线,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村群众送政策、送技术、送物资、送信息、送服务。
(作者 赵正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