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上下功夫 于发展中见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09 08:18:48 点击率:41
在创建上下功夫 于发展中见成效
龙门村党支部
【概况】
永平县龙门乡龙门村党支部属龙门乡党委下设的一个农村支部委员会,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7人,其中:男性党员51人,女性党员16人,少数民族党员29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龙门村党支部以“基层组织‘五个好’、党员队伍‘五带头’”为目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创建成效,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1年6月,村党支部被永平县委考评为“永平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被龙门乡党委表彰为“龙门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亮点】
(一)抓好“生命力建设工程”。把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作为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生命力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抓党建促发展”的认识问题,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创造争优活动中,党支部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要求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建设了一个科学决策讲民主,工作作风讲务实,爱岗敬业讲奉献,同事之间讲团结,维护集体荣誉讲自觉,群众信任,能带领导群众致富的好班子。
(二)抓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一是依托远程教育开展培训,努力提升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的平台作用,充分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集中观看、下载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开展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等培训活动,使农村党员及广大村民做到“五个学会”,即:学会过日子、学会爱卫生、学会护环境、学会保平安、学会讲和睦。二是实施“三培养两带头”工程,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按照“组织帮、项目扶、先进带、自身干”的要求,采取“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的办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组干部,扶持和帮助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三是全面推行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工作。设岗定责制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为无职党员设立了经济林果岗、烤烟发展岗、致富帮扶岗、守法创业岗、产业示范岗等岗位,采取党员选择、支部挂牌、群众监督的方式进行。党员承诺制按照“党员提诺、支部审诺、公开亮诺、认真履诺、严格考诺”的五步程序,党员每年承诺为群众办1至2件实事,并将承诺事项与落实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内容。年内,全村55岁以下的党员全面参与了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为人民群众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切实做到了“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形象树起来”。在全村党员中基本形成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
(三)抓好“村级组织保障工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党支部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一是强化学习。实行考核制度,抓实集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夯实硬件。多方争取资金50多万元,新建了村“两委”办公综合楼,巩固和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村级活动阵地实现了“十有”目标。依托活动阵地,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创建民兵之家、妇女之家、农民科学文化培训中心为载体,加强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三是当好表率。村“两委”班子坚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解决农民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上,做到产业培植带头干,公益事业率先干。在创建工作中,村党支部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予以解决。如:针对大小麦地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村党支部积极向上多方争取资金70多万元,实施了龙门乡大麦地村村落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新建了500平方米“氧化塘+表流湿地”处理系统1座,排水沟渠850米,截污沟长420米,方形井3座,垃圾收集池2座,配套三轮车和垃圾清理工具1套,单室化肥池7座,水源地护栏170米,导水渠400米,改善了村庄环境,确保了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针对龙门村嘎角村民小组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差,群众生活非常不方便的问题,村党支部多方整合资金10万多元,修复了进村公路4700米,解决了嘎角村民小组群众出行难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启示】
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是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龙门村党支部在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中着力在创特色、出经验、树品牌、现亮点上下功夫,使党建工作有特色、有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