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声有色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13 17:02:16 点击率:22
永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声有色
2011年,永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大力开展理论武装、舆论引导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各项工作卓有成效,为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理论武装深入有效。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按照“学习—调研—决策—落实”的学习机制,先后组织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并邀请了省、州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各级党委中心组开展了“阅读一本好书、做一本读书笔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撰写一篇理论文章”学习活动;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入部门和乡镇开展宣讲活动30场次,参学党员干部达4500人次。
舆论宣传卓有成效。围绕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亮点开展新闻宣传,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鸣锣开道。全年共编印《永平新闻信息》50期,刊登稿件1260件,编发《永平快讯》155期、信息752条;制作播出《永平新闻》156组,播出新闻1716条。同时,组织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外宣传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年在《大理新闻》播出340条,在州级以上报刊刊用稿件209件,县新闻信息中心记者杨福军采写的《小协会闯出大市场》一文刊登在《云南日报》头版头条,实现了永平新闻历史性突破。
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把永平县文明新形象建设示范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首批文明执法窗口的创建评选;投资20万元,实施了龙街中心完小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项目;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资助新入学的贫困大学生204人;开展文明礼仪歌曲培训,“文明交通”知识竞赛和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县烟草公司被评为全省文明交通示范企业。
城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成新民街、仁寿村、炉塘村等农村文化活动场地,73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开展了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零门槛进入的前期调研及试运营工作;群众文艺活动红红火火,目前全县有1个专业文艺团队、109个农村业余文艺表演队。实施了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外宣工程,先后完成了《博南古道探秘》、《大理傈僳族概览》等图书的编辑及出版发行工作,拍摄制作了《博南古道》等4部电视专题片,完成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平黄焖鸡”的申报工作,博南古道上的古老驿站曲硐、杉阳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殊荣。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县委、政府提出了“水乡永平”、边屯文化建设的文化发展新目标,为加快推进“水乡永平”及边屯文化建设工作,宣传文化部门深入调研,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在全省民族文化强省工作检查考评中,“边屯古驿·水乡永平”建设受到了考评组的好评。
(作者 字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