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润心田
作者:中共维西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09-15 09:07:06 点击率:212
清泉润心田
--维西县维登乡小甸村解决饮水困难见闻
“小甸村的酒比水多”。这是过去人们对维登乡小甸村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清泉润心田,党恩暖人心。”这是如今小甸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拉玛调中的歌词。
小甸,从字面上理解为小坝子。其实,小甸并非小坝子,而是一个山洼子。小甸一社到四社和赵家社分布在半山坡上。五个社的田地则在山脚下。75岁的拉玛老人和翠景:自打记事起,小甸一至四社和赵家社群众吃水要到箐沟沟里去背,来回要走40多分钟的山路。小甸世世代代群众苦于水,盼水盼得好辛苦。
小甸村委会的同志说,2008年春节刚过,挂钩扶贫单位迪庆州城建局的5名同志到小甸村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当时,村委会没有自来水,饮用水要靠拖拉机运,每车水50元,一车水还用不上一个星期。小甸群众饮水困难的情况让下乡的干部感到心痛。
“上级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小甸村总支书记和新民对记者说,“在县水务局、州建设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小甸群众多年的期盼成了真。”
2008年底,小甸村引来了幸福泉,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但好景不长,还不到一年,小甸又重新回到饮水困难时代。原因何在?经过了解,原来,小甸村饮水水源在山加村有才库村民小组,输水管道全长13公里,途经背阴山,冬季,钢管冻裂,加上山体滑坡,导致小甸村再度缺水。
去年12月,在县水务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小甸村兴修了从北甸村大梁子村民小组到小甸的全长12公里的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村里的水利设施,把清幽幽的山泉引进家家户户,彻底解决了小甸村1至4组和赵家组群众的人饮安全问题。
“我们尝够了缺水的苦日子,我们要爱惜水,管好水,用好水。”小甸自然村村管水协会会长金跃成说,“我们村群众参与管水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管水、用水,让水利设施长期发挥作用。”
为了管好水,用好水,小甸一至4组和赵家组分别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管水协会,通过了协会章程和管水用水制度,使来之不易的水利工程有人管护,有人维修。
自从有了协会,有了章程,有了管水用水制度,小甸村群众提高了自觉节约用水、自觉参加维修水利设施、自觉保护水利设施、自觉缴纳管理费的思想意识。从而走上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小甸群众饮水困难的历史也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