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上水平 践行宗旨惠民生
作者:中共维西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09-06 10:12:44 点击率:180
科学发展上水平 践行宗旨惠民生
---维西县永春乡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维西县永春乡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富裕永春、平安永春、绿色永春、和谐永春”建设,落实责任抓党建,求真务实谋发展,真抓实干促和谐,科学发展上水平,践行宗旨惠民生。到2010年底,永春乡农民人均收入达3268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民人均有粮532斤,比上年增长1.6%。“十二五”开局之年,永春乡呈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社会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落实责任抓党建 求真务实谋发展
求富是永春乡各族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永春乡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永春乡落实责任抓党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理清发展思路,扭住中心不放松,抓项目,增投资,夯实发展之基,推进富裕永春、平安永春、绿色永春、和谐永春建设。
永春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今年上半年,永春乡党委顺利完成了乡党委换届工作,班子结构较上一届有了明显优化,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建“三建三带三创”和“三级联创”活动,夯实农村组织基础。
永春乡结合实际加强制度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制定了《永春乡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实施意见》、《永春乡干部职工管理办法》、《永春乡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推进大调解工作格局实施方案的意见》、《永春乡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深化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永春乡机关管理制度》、《永春乡上下班制度》、《永春乡值班制度》、《永春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等制度,坚持按制度规范办事,用制度科学管理。
永春乡认真组织落实农村“双带工程”和“三培养”工作,通过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评星挂牌亮身份、树典型等活动,切实发挥了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2010年以来,共培养致富能手286人,并把123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93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农村组干部,目前共培养三带型党员296名。
思路决定出路。永春乡党委创造性地提出了永春乡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心一轴两翼”的发展规划,围绕一个中心,即拖枝集镇为中心。按照州域“两江、三带、四区的生产布局,把拖枝建成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中心,以服务业、农副产品、药材加工业为主,旅游服务为辅,结合乡政办公医院、集贸市、中小学、文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形成全乡基础设施完备,吸引力及辐射力遍及全乡的公共服务中心。发展两大优势: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培植五大产业:即新型生态农业、绿色农副产品初加工业、药材初步加工业、商贸业、旅游业为发展主要目标。保护二轴:即沿永春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轴,保护永春河的自然生态景观,形成拖枝集镇与维西城之间的旅游线。发展两翼,即沿丽维公路、维兰公路形成集镇发展的两翼,建成林果、畜禽、药材、蔬菜基地,依托保和镇和拖枝集镇两个市场,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同时在两翼外围半山区,在抓好传统旱作粮食的同时,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发展以白芸豆、青稞为主的经济作物,兼顾发展畜牧业,山区,紧抓住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机遇,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发展秦、当归、木香为主的中药材基地。
新思路催生永春乡满园春色。永春乡党委、政府上项目、抓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今年上半年,永春乡投入280万元资金,修建了村组公路45公里,村组卫生路7.25公里,投入99.8万元,建设安饮工程6件,埋接管道47.8公里,解决了1253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投入680万元,新修三面光水利14.8公里,建设田间渠系配套6.8公里,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
生态建设结硕果,永春河畔满目春。良好的生态是永春乡发展的基础。乡党委、政府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巩固和提高林改工作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扎实抓好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路子,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6%,绿色永春建设谱新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中药谷品牌培育见成效,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4家生物产业企业入驻生物园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特色农业,打造香格里拉永春中药谷,加大资源、资本整合力度,推进劳动联合、资本联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进程,生物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永春乡推广种植泡核桃8900亩,中药材16535亩,建设冰葡萄基地780亩,发展规模化中华蜂养殖1020箱,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380亩;糯山药生产基地360亩。
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迈出破冰之旅。2008年,永春乡在州纪委的帮助下,在四保村开展了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试点工作。通过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到目前,四保村集体经济已经达到 31 万元,带动 65 个农户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四保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投入滚动发展基金;组建发展集体经济理事会;建立发放扶持资金担保制度。
群众冷暖挂心头 践行宗旨惠民生
永春乡党委、政府转变作风,践行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严肃纪律为重点,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骄、奢、懒、赌”等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肃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规案件,努力营造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践行宗旨,便民利民。为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减少办事的程序,推进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永春乡认真落实《维西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投入3.8万元资金,率先在全县组建了永春乡为民服务中心,设立9个服务窗口,抽派精干工作人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扁平化服务体系,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一条鞭管理的便捷服务,为群众提供计生、民政、农牧科技、林业、社保等服务,把首问首办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行政问责等制度落到实处,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有效解决了暗箱操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惠农政策的阳光照暖群众的心坎。为民制度的贯彻落实使党的惠农强农政策迅速落实到千家万户。今年上半年,永春乡共发放各种惠农补贴395.97万元,累计投资2461.1万元,实施了1个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8个村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了3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142户的易地搬迁项目,420户的危房改造项目,135户的游牧民定居工程,部分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得以改善。实施了1426户卫生改厕项目和中央财政扶持拉河柱村大棚蔬菜种植项目,新建大棚308个,实施了2个村2个村民小组特少民族项目建设,实施了永春村窝底塘小组新牧区建设示范项目,积极配合县土矿局实施拖枝隆仕下组土地整理项目和兰永、三家村耕地暂补平衡项目。
永春乡推行“能人带领致富工程。”大力支持乡内能人建企业,带民富。乡境内的维西县市政公司、金星公司和香格里拉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私营企业在推进永春乡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作出积极贡献。在企业的带动下,永春乡劳务经济迅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永春乡输出劳动力1475人,实现收入1400多万元。认真实施“两免一补”、“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累计发放生活补助285.4万元,受益学生达3516人次。切实做好2010年农村低保的核对发放和2011年上半年的低保扩面工作。积极做好2011年我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率达89.02 %。全面做好“新农合”工作,农村群众参合率达96%,发放补偿资金95.57万元,享受人数达18082人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积极开展好“爱心成就未来”特别助学活动,共筹资20多万元资助60多名大学生,使贫困农村家庭的学生梦圆大学。同时积极做好农村困难党员的关爱活动,及时足额发放60岁以上188人农村困难老党员生活补助资金。认真开展贫困党员献爱心活动,半年来,共慰问困难党员230人,发放慰问金6.9万元。
完善机制创平安 落实责任建和谐
“平安和谐,是永春各族群众的愿望,是永春乡党委、政府执政的第一责任。”
今年以来,永春乡党委、政府加大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地宣传学习《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活动,认真做好寺庙教堂点法制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不断加强对寺庙教堂点的法制知识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全体教牧人员遵章守纪,爱国爱教,切实筑牢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使“三个离不开”和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同时积极配合县综治委等部门严厉打击邪教组织。
永春乡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落实《维西县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推进大调解工作格局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永春乡大调解工作格局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完善乡、村、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和乡副科以上领导挂村包片责任制。今年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278 起,调处成功率 100%。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永春创建取得新成效。永春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全乡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