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维西县巴珠村以党建促发展 党员带动群众致富
作者:塔城镇党委 发布时间:2012-06-25 15:45:46 点击率:114
维西县巴珠村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有名的侨乡,位于塔城镇西南维西与玉龙交界的山谷中,平均海拔近3000米,是一个纯藏族山村。近几年,当地党组织在大力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等政策的鼓舞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促发展,依靠党员带动群众致富,取得明显成绩。
从塔城镇沿着掩映在原始森林中的盘山公路向西南蜿蜒而行, 40分钟之后,就到了巴珠村,进村的路两旁是整齐的梯田和连片的洼地,梯田中麦苗青青,洼地中却尽是刚摘去果实的木瓜树和食用玫瑰苗。山村依山傍水,严谨而大气的藏式民居顺着山势在石板铺成的可容纳小型车辆通行的马路两边一溜排开,房屋鳞次栉比,不时传出几声鸡鸣或狗吠,很多人家院子中都飘扬着一面红艳艳的党旗,旗下三两个老人在拉家常,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
和勋是巴珠村的党支部书记,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靠勤劳和智慧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先富起来后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德国兔养殖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并无偿地提供生产资料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和树先是巴珠村的一名普通群众,1997年以前,他家仅靠几亩薄田过日子,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贫困,和勋看到后给他家无偿提供了4只德国长毛兔,手把手教他养殖技术,还用工资作为担保,帮他贷款360元作为发展养兔业的垫本资金。如今,和树先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吃穿不愁了。
石家本是巴珠村的养蜂大户,又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家养蜂60多箱,年收入达14000多元。石家本富裕起来后并没有忘记群众,而是和另一户养蜂大户一起无偿给群众传授养蜂技术、帮群众找销售渠道,带动群众一起致富。
和义光是巴珠的一位村医,也是一名依靠勤劳和智慧先富起来的共产党员。“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群众富才是真正的富。”带着这样的情怀,他带头扶持了12户贫困农户种植中药材,为他们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药材上市后他又按照市场价格向农户收购全部产品后自己寻找销售渠道,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巴珠土鸡因肉质鲜美而闻名乡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许多想养巴珠土鸡的群众都难以如愿。这时,共产党员和松站了出来,为缺少资金的农户免费提供雏鸡300余只,义务为养鸡户提供技术服务……
在党员带动下,巴珠村闯出了一条“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随着特色生态产品远销至香格里拉、丽江等地,巴珠村实现了每年近500万元的收益,为群众户均增收近万元,巴珠村成为塔城镇农户存款最多的行政村,有的人家有几十万元,最少的人家也有一万多元的固定存款,1380多名藏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亮堂,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走进扎西老人家,老人兴奋的告诉我们:“这几年家里种了中药材,还养了50多只土鸡,十多头黄牛,每年都有近万元的收入,家具家电都买了新的,前几天儿子还开回来一台拖拉机呢,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这都是党员带动和帮助的结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