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顺利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
作者:维西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2-07-25 15:13:18 点击率:104
2012年上半年,维西县围绕“应建组织不留空白,党员活动不漏一人”的总目标,创新思路,周密部署,通过“联、促、派、建、理”五项措施,扎实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的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实现了“3个100%”,即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规模以下“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两新”组织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参加党组织活动率达到100%。
“联”,即由县委组织牵头联合县委统战部、县工商局、县工信局、民政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党委,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系会议制度,通报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注销及企业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按照“行业相关、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责任单位深入每个非公有制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组建情况。
经过多渠道调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40个新社会组织,已经组建党组织的有5家。
“促”,即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对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两新”组织建立起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积极做好联系党群工作和“推优”入党等工作,推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不断延伸党的工作触角,为党组织的组建创造条件。2012年上半年,全县共在“两新”组织建立工会组织12个,共青团组织2个,妇女小组1个。
“派”,即按照“行业主管、党组织隶属管理”的原则,下派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扎实的党建指导员到“两新”组织开展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从县直部门选派16名党务干部担任15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指导员,安排10名乡镇党务工作者联系指导7个非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安排2名党务工作者联系指导5个新社会组织的集中组建工作。
“建”,即在深入查找“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或挂靠组建的方式建立党支部。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单独组建了党组织,并按实际情况配齐支委班子成员,推选出支部书记,全县共单独组建“两新”组织党支部11个。对企业、协会规模较小的,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产业相通、工作方便”的原则建立联合支部,全县共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联合党支部5个。对不符合单独组建条件,又不宜联合组建的,将“两新”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到企业、协会所在地党支部或行业主管党支部,设立单独党小组,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党组织,全县共挂靠组建党支部10个。
“理”,即以区域、系统、行业管理为主,条块结合、灵活多样的管理形式,规范和理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隶属关系。一是行业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于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如个私协会党支部隶属县工商局党委。二是区域管理。规模较大、跨村组织生产经营或设在乡镇驻地的“两新”组织党组织,由乡镇党委直接管理,如维西永同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隶属于白济汛乡党委管理,全县共有5个“两新”组织的党组织由乡镇党委直接管理。
通过此次集中组建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对“两新”组织的有效领导,把“两新”组织中的广大职工、会员、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进一步促进了“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