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县“一网二室五项活动”推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常态化
作者: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2-06-27 10:25:41 点击率:76
河口县“一网二室五项活动”推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常态化
近年来,河口县紧密结合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推行“一网二室五项活动”工作法,实现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多元联户,体系化组建“一张网”。一是建立党代表内部联系体系。根据党代表职务,确立了每名县处级领导党代表或代表团团长联系5名乡科级党代表和结对帮扶1名农村党代表的“1+5+1”党代表内部联系体系,形成懂政策的领导干部党代表与熟悉民情民生的基层党代表之间优势互补。二是完善党代表广泛联户体系。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挂乡包村联系5户党员群众、乡科级领导干部党代表挂村包组联系10户党员群众、基层农村和生产一线党代表就近就地联系3户的“1+5+10+3”的模式。通过实行上下联动、内外联系模式,实现了各级党代表人人有联户的工作格局。目前共建立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户1350余户,联户率达95%以上。
搭建平台,规范化建立乡村两个工作室。以乡镇为主阵地、以农村(社区)为延伸,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采取“一室多用”或加挂牌子的方法,有效整合基层组织办公场所资源,在乡镇建立了党代表工作室6个和农村(社区)建立党代表接待室30个。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配套建设,拓展服务功能。特别是乡镇党代表工作室,按照“五个一”标准,即有“一套标识”,挂“党代表工作室”牌匾,室内墙壁张贴统一标识和“知党情,听民意、解民忧”的主题标语;有“一部电话”,方便代表与党员群众沟通交流;有“一本记录本”,记录党员群众反映的事项及办理反馈情况;有“一张值班表”,党代表工作室值班任务安排到每位党代表,向群众公示;有“一套制度”,工作室制度、工作流程、联络员职责、党代表简介等有关内容张贴上墙。
主动作为,常态化开展五项活动。按照“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要求,依托“两室”平台,以开展读书学习、接访接待日、集中调研视察、先锋争创、民主质询纠风等五项活动为主要方式,将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最大限度发挥党代表的作用,确保做到“群众有需求、党代表有行动”。今年来,县乡共组织各级党代表集中学习10次390余人次,其中先后邀请省、州有关学者到河口县就县域经济、桥头堡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讲课7期,参学党代表210余人次。按季度定期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实行诉求代言、事务代办、惠民代理的“三代”制度。坚持党代表个人平时走访群众和每半年开展一次代表集中日活动相结合,切实在联系党员群众中办实事好事,“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代表走访联系户294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8条,办实事好事340余件,协调项目资金350万余元,调处矛盾纠纷22起。结合全县开展的“跨越发展桥头堡建设先锋”行动,在党代表中开展“服务口岸发展先锋党代表”、“机关服务民生先锋党代表”、“农村创业致富先锋党代表”等贴进实际的争创活动,使各级党代表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上争做领航发展的“舵手”和服务群众的“标杆”,并在开展争创过程中选树典型、推广典型,如县级党代表、河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总支书记杨嵩明积极引领单位党员干部争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党代表、桥头乡东瓜岭村党总支书记吕洪才带动该村发展蚕桑产业200亩、杂交红薯1000亩,亩产增收在1000元以上。结合全县开展的社会反向评议机关活动,组织党代表参与评议、监督机关和服务行业作风行风,对排名后位或分值较低的单位,作为整改质询的重点单位,限期定责整改后,邀请部分党代表进行民主质询整改结果和满意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