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瑶岭洒真情--驻河口县瑶山乡梁子村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李祥纪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13 17:20:08 点击率:119
筑梦瑶岭洒真情--驻河口县瑶山乡梁子村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李祥纪事
李祥,一名来自红河州国税局年轻干部,2013年2月赴河口担任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以来,他心系群众,走村“攀亲戚”,关爱学生,共圆“学堂梦”,扎根基层,筑就“瑶岭梦”,树立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标杆,赢得驻村领导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脚步丈量感情——圆“亲戚梦”
“多走走、多聊聊、多做做就能增感情、出实绩”—作为驻村工作的定位和方向。为尽快融入农村,得到群众认可,更好开展工作,他用坚实脚步与梁子村党总支蒋书记、村委会李主任常走农村路,常到农民家唠家常、攀亲戚,群众见他多了,都把他当成“侄子”、“寨子人”,主动找他聊聊天、交交心。同时,他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撸起袖子、拽紧锄头,与群众栽香蕉、种包谷,使他在劳动中从一个“生手”变成了“行家”,感情也在劳动中一步步增进。一天一日过去,他始终不忘群众,时常夜晚走村串户,与群众围坐火塘边学“瑶语”、当“出气筒”,发现少数瑶族贫困户还没有电视看,积极向省国税局后勤服务中心申请到电视机39台,折合10000多元,使得梁子村的39户贫困家庭看电视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使之情感在生活、交流中逐步升华,进而攀上了瑶家这一“远亲”。
真情洒向学校——圆“学堂梦”
半年多以来,他不仅仅走村窜寨体察民情、开展调研,而且一次次进学校与学生促膝谈心,受到了当地师生热烈的欢迎!当在了解学校学生“需要什么”、“困惑什么”的时候,他积极与单位沟通协调,联系了8名单位的“爱心妈妈”到瑶山小学结对帮扶,并争取到12头生猪用于补助学生营养餐和2600多本课外读物书籍,折合41000元,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了“上学难”、“营养缺”的问题,同心共筑“学堂梦”。同时,还与县公安局和派出单位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进学校比赛”和“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与学生的距离更加亲近、感情更加深厚。
实干赢得口碑——筑“瑶岭梦”
“喊破嗓子,不如亲历亲为感动群众” ——是他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在驻村期间,梁子村遭到百年一遇冰雹灾害激时,他与乡、村干部迅速赶赴一线抗灾救灾,疏散群众,确保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灾后,他看到了梁子村民小组的道路坑不平、水管损坏失修、农民饮用水断口比较多后,又来回多次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反映,坚持不懈争取到了9万多项目资金,帮助解决了梁子广大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的问题。
“美丽家园众志成,你我皆为筑梦人”。正在全州如火如荼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梁子村白岩小组也被列为全州 “美丽家园”示范点,当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当地群众都喜悦万分地说:“盼望已久的‘家园梦’终于到了”,但是按照政策规定群众还要自筹资一部分。为此,当地群众正为这事而伤心累累时,他想群众之所盼、忙群众之所需,多方奔走,向州扶贫办、民宗局、州“美丽家园”办、州财政局等部门反映岩头作为边疆瑶族村寨的实际情况,终于申请到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美丽家园”,进而又一次让群众看到实现“家园梦”的希望和脸上露出了丝丝微笑时,他心理也是愉悦的!
一年指导员,一生农村情。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中,他与群众在一线摸爬滚打交朋友,用看得见、摸得着、能体会的实事感动群众,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也体会到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一所实践的大学,是一个锻炼的舞台,只要你用心去了解了农村,帮助了农村,就能让你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锤炼意志,在摸爬滚打中成熟自己,在丰富的实践中提高自己,进而增强自己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及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自身成长积累更加丰富的基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