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大学生村官月刊(2015年第2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1 20:15:18 点击率:68
口岸大学生村官月刊(2015年第2期)
【信息导读】
●“小”舞台“大”舞台
●我国亟待解决留守老人、儿童服务管理问题
●苗家闹新春 歌声齐飞扬
“小”舞台“大”舞台
河口镇城郊村大学生村官 王希
2月初,城郊村的文艺队接到了南溪村马多依上寨的联谊邀请,从漂亮的请柬可以看出,马多依上寨村民们对这次文艺联谊会所抱有的热情和期待。而我们村文艺队的“姑娘”们对这次文艺联谊会的热情也丝毫不逊于主办方,在收到请柬的半个多月前,为了这次在联谊舞会上的亮相,文艺队的“姑娘”们早早地排练起新舞蹈。
虽然我把文艺队的这群娘子军称作“姑娘”,其实她们都是已经过了“姑娘”的年纪,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历程。但是她们对于跳舞表演所保持的兴趣和洋溢的热情,总会让人忽略了她们本身的年纪,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就像青春的小姑娘一样。用比较时髦的网络词汇来形容的话,就是充满了“少女心”。文艺队的表演都是义务的,没有什么报酬可拿,出去参加个联谊的演出最多也就是主办方请她们吃一餐饭而已,她们很多人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忙完了家务还有农活,通常只能抽晚饭后的时间出来学习和排练新舞蹈,即便如此,每当接到别的村居的联谊邀请时,都能让文艺队的这群“姑娘们”感到很开心,并且认真地对待。就如这次马多依的邀请,让文艺队开心了好一阵。这次,河口镇负责文艺工作的领导给她们联系了一个舞蹈老师,进到村里给她们教学。为了配合舞蹈老师的时间,文艺队队员们特地调整了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下午到村委会来学新的舞蹈。还赶了一次时髦,到村委会的电脑上网购这次跳舞要穿的服装,我这个比较“懂行”的大学生村官给她们提供参考意见和下单任务。当她们拿到新衣服立刻穿上跳起新排的舞蹈时,遮不住的幸福笑容可不就像盛开的花一样?翩翩起舞时轻快地身姿,连蝴蝶也要比下去了。所以说,称她们为“姑娘”真是一点水分也没有。村里的男女老少也会善意地打趣她们“老美女”。
2月7日,这天是举行文艺联谊会的日子,我负责带队把这群“老美女”安全地送到她们心心念念的舞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要跳舞的除了这几位“老美女”还有七八个货真价实的小姑娘。我本来以为这些个小姑娘们是赶上放寒假跟来凑热闹的,当我看到她们在舞台上的表现是我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不论这些小姑娘还是“老美女”们,她们对待这个舞台的态度都是十分认真的,为了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她们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挤出时间,忍着冬天的寒风,穿着漂亮的服装在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练习的成果。尽管这个舞台不够大,甚至可以说很小也很简陋,但是当她们站到这个舞台上,认真地开始比划着排练已久的动作,翩翩起舞时、她们成了舞台的主角,这个舞台在她们眼中就变得不再狭小,不再简陋。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文艺队的“老美女”和小姑娘们用她们对跳舞的认真和热情,把小舞台变成了大舞台,这不只是城郊村文艺队的精神风貌,也是城郊村村民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更多城郊村的男人女人们也像文艺队的队员们一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投入了很多的认真和热情,这些热情是勤劳、是勇敢、是智慧,他们把城郊村村民们现在这个日常生活的小舞台,慢慢变成了未来幸福生活的大舞台。
我国亟待解决留守老人、儿童服务管理问题
莲花滩乡中岭岗村大学生村官 熊朝兵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农民、农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说农村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对经济的更大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输出。
农村劳动力外流从我国的整体发展上看是乐观的,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我们一直持以支持的态度。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引发的农村、农民、农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一些农村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客观面对的。其中,留守老人、儿童安置问题较为突出。
在最近几次到小组走访中,本该是“美丽家园”建设后农村的一片生机哗然景象,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稀疏的鸡鸣狗叫,一排排紧关着门的新房子无一人,偶尔看到个别老人和小孩无精打采地坐在门口吆喝着饿得慌的鸡群,那些历时久远却未建好的房子已经长满了青草,黄昏时分,偌大个村落,却不见几处炊烟,不禁给人几分荒凉。晚饭过后,村小组长召集参会的到会群众更是参差不齐,多为妇女和老人,他们一般自己不能代表户主做主,拿不定主意,听不懂政府政策决议;到了收缴养老保险的时间,由于家里劳动力和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家里一时筹不到钱往往就错过了收缴的最后期限。在走访中,我看到有部分家庭除了还在上学的儿童外,家里的大人几乎到外地打工了,就只是在亲戚家留下几百元钱,以此作为生活费支撑孩子每周上学,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偌大个房子,孩子们不敢单独睡觉,就两三个家庭的孩子凑在一起煮饭吃,晚上一起睡觉,几乎没有大人看管。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令人堪忧。
社会在发展,农村在变化,我们在鼓励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同时,应该一并抓好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服务安置问题以及完善流动党员的远程管理办法。目前我国多数偏远山区的留守老人、儿童的服务情况亟待改善,很多地区几乎没有相关的对留守老人、儿童的服务管理措施。
在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今天,只有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投资力度,给予农村劳动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服务管理措施,增添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活动娱乐场所,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恢复乡村生机。
苗家闹新春 歌声齐飞扬
南溪镇龙堡村大学生村官 姬云霞
2015年2月20日春节大年初二,我任职的龙堡村下牛场小组笙歌阵阵,鞭炮声声,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们正在齐心举办一场新春联欢活动。
这天早晨八点钟,村小组的活动场所内已经聚满很多人,很多“咪彩”(苗族姑娘)们也穿上自己民族的盛装,满心期待九点钟活动的开始。此次联欢虽然不如苗族传统节日“踩花山”那般隆重,但所有节目都是全寨人民共同提出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当地民族特色。节目内容有:拔河比赛、投三分球赛、打鸡毛毽、打陀螺、写数字比赛,最后一项是苗族同胞的头等大戏:对山歌。全寨人民都投入了满满的激情,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每项活动中。
我被村民们的热情所感染,也主动参与了拔河活动。拔河活动分为男队和女队,每组五个人。当裁判的哨声响起,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团队的荣誉奋力一搏,周围的观众也毫不吝啬的奉献出自己的呐喊加油声。拼尽全力后,我所在的女子A队取得了女子组第一名。
接下来是三分篮比赛,每人有五次投球的机会,投进三个球的人获得第一名,投进两个球的获得第二名。本想着这个项目应该只会有男同志参加,但是我们的女同胞也不甘示弱,也有好几个女同胞参与了这项活动。
打鸡毛毽应该算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活动了,以前我只见过踢毽子,没想到毽子还可以用来打呢。小小的一个金属弹壳上面插上鸡毛,拍子是用木板制作而成,这项活动的所有道具都是村民们亲手做成的。这项活动也是村民们在做完农活后最喜欢的娱乐活动。
打陀螺比赛也很激烈,几个苗族小伙子都拿出了自己平日里自己最爱惜的那个陀螺,在他们眼中,能拿出来参赛的都是自己心目中最“厉害”的那一个。再说一说写数字比赛吧,这个比赛真的很有意思。每个人在规定的十分钟之内要写完1-300个数字,而且不能改动涂画。我也参加了这个比赛,在他们眼中,我是个大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拿个冠军肯定很容易。但是我还是没能成功卫冕,最后的冠军真是让人出乎意料,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她成功的淘汰了包括我在内的30多个成年人。这一天我很开心,因为我们苗族的民俗文化没有被历史前进大潮所淹没,我殷切地希望这些传统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春节,能让平时忙于农活的父母能多陪陪孩子;春节,能让平时外出打工的子女能回家看望一下年迈的老父亲、老母亲;春节,能为平时很少联系的亲戚朋友搭建桥梁。下牛场小组的村民庆祝春节的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却能表达他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盼,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让人心越来越近。这次活动不仅拉近了我与村民们的距离,更促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对苗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