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城管局创新五种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创先争优
作者:转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09-19 17:04:20 点击率:51
浙江省余姚市城管执法局把创先争优理念积极融入城市管理,创新五种服务模式,把服务送进群众心坎里,使创争活动更具引领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有力地推进幸福余姚建设。
建立智能保障模式,筑牢城市“安全墙”。为营造和谐安全城市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智能保障模式。一是建立街面管控系统。通过前几年在全市城区重要地段和重点执法区域安装视频监视探头、建立移动监控系统、与公安监控系统联网等措施,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一体的视频探头监控系统,并充分利用这一较完备的监控系统优势,建立起城市街面、道路管控系统,快捷采集城市状态的实时信息,有效调度城市管理执法力量,提高面上管控服务能力。二是探索非现场工作模式。在整合路面探头、智能监控过程中,投入资金,及时为24辆巡查车和23辆环卫作业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对巡查、保洁车辆所处方位、行驶路线、工作状态等情况实行“全时段、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实现城市管理和环卫作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监管,为建立行政执法及管理服务非现场工作模式进行创造性探索。实施智能保障模式以来,有效提高了城管质量,今年查处城市“六乱”现象的发现率、立案率、办结率均明显提升;群众举报量同比下降了6.6%,满意度与去年同比上升11%。
建立级差管理模式,编织城市“服务网”。为扩大城市街路服务密度,让服务伴随市民需求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商铺、进企业,根据城市主要功能区块布局以及道路等级,充分发挥城管精细网格管理的制度优势,积极实施级差管理模式,对城区68条主次街弄科学合理划分为三类管理区:即一类严控区实施 “定人员、定岗位、定时段、定内容、定标准、定奖惩” 的“六定”管理模式,实施徒步巡查服务工作机制,实现责任管理到位、需求服务到位,消除路段管控盲区;对二类控制区采取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平峰监控与高峰严控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处置违法行为;对三类一般控制区,采取“以疏为主,规范管理”的措施,使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提升执法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发展。
建立“人机合一”模式,打造城市“美容师”。为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让市民享受高水平、高档次的服务待遇,在认真总结前几年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人机合一”模式。一是依托环卫队伍优势提升软件实力。根据环卫人员文化水平和业务知识参差不齐的特殊情况,通过职业思想道德和环卫作业业务教育与培训,切实提高环卫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今年以来,城区800多名环保人员接受各类教育、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增长环卫服务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及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增强服务软实力,切实提高创先争优水平。二是依托环卫设施优势提升硬件实力。在原有设施基础上,继续增加铲车、微型电动高压冲洗车、自卸车、扫地清地车和厢式收运车等环卫作业车辆,逐步提高机械化环卫保洁水平,并启动高压冲洗+机械清扫+洒水+人工保洁的城市道路保洁服务新模式,开展全方位环卫保洁服务,对城区落水口、路沿石、路面污渍、油泥、“牛皮癣”等进行常规性清理,建筑、生活等垃圾日产日清,基本消除环卫保洁死角,提高了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及品位,为市民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建立路档管理模式,织造城市景观带。建立健全疏导服务机制,重点做好“三化”文章,织造城市景观带。一是做好立面美化文章。坚持“一路一景、一街一色”的原则,着手对南雷路部分路段(最良桥东北侧)沿街40家店名招牌进行统一改造,规范设置各类户外设施,并拆除辖区内影响市容、绿化景观或交通等户外落地网架广告60余块、横幅170余条。二是做好地面洁化文章。以“整洁、有序、美观、安全”为目标,加强人行道停车标志牌设置管理,更新临时停车位标识标线59处,增设城区主要路口、临时停车场周边车辆停放引导牌、指示牌28块,保持路面规范化状态。三是做好路面序化文章。积极实施精细化、社会化管理,消除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出行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及门窗加工现象,在城区设立13个临时便民疏导点,取缔马路市场29个,引导800多户小摊小贩进场设摊营业,做到还路于民。与此同时,将主要道路、商贸区块等地的管理相对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类登记,形成较规范、完整的电子“路籍档案库”,内容包括:单位(商店)名称、法人代表(店主)及联系电话,所属路段、网格及管理人员,目前,已对8条主要道路的近800家单位、商店逐一建立起路籍档案。
建立样板示范模式,营造城市品牌群。开展以擦亮城市窗户、清洁城市环境、畅通城市交通为主要内容的样板示范创建活动,着力营建城市品牌群。一是培育典型,提升示范路创建水平。以南雷路、新建路、舜水路、阳明西路、世南西路等8条街路为示范创建样板,着力抓好规范“三车”(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停放、加大抄告力度、落实“四包”责任、规范店招管理等10大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创新载体,设立8个城管值勤点,深化徙步管理服务机制,有序推进城市管理示范路创建工作。同时,坚持“一教育、二警告、三处罚”的工作原则,推行亲情式服务,强化规范执法,以“情系百姓、执法为民”理念和服务意识,把城管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今年1-7月份,共办理行政案件460起,案件办结率100%,无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及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其中涉及弱势群体违法行为149起,仅对26起进行处罚,只占违法总数的20%,其余都在说服教育下得到了自行纠正,成为城市管理的典型。二是样板示范,实施城乡联动。以城区创建活动的成效,带动乡镇创建活动,各乡镇积极争创省级街容示范道路和宁波市级责任区达标路,目前,小曹娥、大岚、马渚、牟山、临山等5个乡镇分别成功创建了3条宁波市责任区达标路、3条靓丽道路,使城镇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为永续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