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山:创新四项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徐松 发布时间:2012-03-14 11:01:02 点击率:41
泰山区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创新四项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创新选拔任用机制。牢固树立按照发展需要选贤任能的观念,积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同志进班子,特别是通过内选、外聘、下派、回请、跨村任职等形式,选准配强党组织书记。同时,采取公开招考、群众推荐等办法,建立了一支素质好、学历高、年纪轻、潜力大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截止目前,全区941名农村基层干部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61.5%;45岁以下的占62.3%;137名村党组织书记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0%;每个村都保持了3-5名后备干部常数。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一是以区、乡党校为阵地,对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岗位素质培训。二是以大专院校为阵地,通过联合办班、脱产学习等形式,对基层干部进行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深层次培训。三是以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示范基地为阵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实用科技知识的培训。四是依托经济先进村,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挂职等形式,强化对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2011年,全区共组织各类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910人次,组织外出考察276人次,培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300多项。通过坚持不懈地教育培训,目前全区81.4%的农村基层干部成为了致富能手或科技致富带头户。
创新监督约束机制。一是议事决策程序。对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采取“三会通过”的方式。即两委联席会提出方案、党员会补充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议事会表决,充分尊重党员群众的意愿,避免了个人说了算。二是民主评议制度。实行基层干部年度述职评议,推行村民质询会议制度,村民每半年对村级工作进行一次质询,强化民主监督。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在各街道、乡镇建立了农村财务集中管理服务中心,实行村账镇管,严格审核把关,定期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规范了村干部的财务收支行为。
创新激励保障机制。积极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保障基层干部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基层干部放心大胆地开展工作。制定下发了《泰山区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对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作了明确规定:年上缴税金不足100万元的村,村干部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年上缴税金超过100万元的村,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实行年薪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重奖。同时,积极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生活补助制度,对不同任职年限的村干部,给予加入不同金额的一次性养老保险和生活补助,较好地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