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四型窗口”让群众感受新气象
作者:转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2-13 08:33:09 点击率:52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云南省红河州紧紧围绕“提质、提速、提效、得实惠”的主题,加大服务窗口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四型窗口”,让群众感受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亲民型窗口”。一是亲民环境暖民心。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在服务大厅设置各种便民、亲民设施,温暖群众。蒙自市地税局在办税厅设置导税咨询台、自助查询系统、叫号系统,摆放饮水机、读报栏、办公用笔等便民服务设施,为纳税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创造舒适的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二是亲民队伍贴民心。围绕“懂群众心理、懂沟通技巧、会主动服务”目标,用杨善洲、李林森等同志的人生观,群众观教育熏陶干部职工,引导干部职工主动深入基层,拜群众为师。石屏县以收看电影《杨善洲》为契机,开展“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等讨论活动,形成有价值心得体会85份,先进事迹典型材料46份。三是亲民氛围赢民心。要求干部职工热心接待、耐心解答、暖心服务、公心办事,为百姓展现一个热心为民、礼貌精干的公仆形象,切实让群众满意。个旧市人民路派出所全面推行微笑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有效杜绝冷、硬、横、推现象的发生。
“效能型窗口”。一是高效平台提效能。围绕不让群众“多跑一步冤枉路、多办一件麻烦事”的目标,以服务厅、服务站点为平台,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目前全州建成政务服务中心14个,为民服务中心39个,服务窗口个137个,农民服务站249个,农民服务代办点1142个。二是干练队伍提效率。业务学习时时抓,强化干部职工政策法规、服务技术培训,提高办事效率。屏边县33个窗口单位组织200余名党员学习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纪念白求恩》等读本,进一步牢固为民服务理念。河口县通过县科级领导干部培训、“周五”学习、专题学习、业务骨干研讨、服务技能比武等方式,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本领。三是效能制度提速度。按照“简、快、优”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服务制度,用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办事速度。石屏县地税局按照《优秀办税服务厅评分标准》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民办事速度得到很大提升。
“公开型窗口”。一是公开身份显本色。通过采取佩戴党徽,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将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带头争创、带头服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州制作和配发了92000多个党徽,建立党员示范岗1700多个,有87738名党员参加了亮牌示范活动,开展亮牌服务活动2300多次。二是公开流程受监督。结合开展党务政务公开活动,将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元阳县新街镇把服务的内容、程序、流程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让群众对各个项目的办事流程一目了然,杜绝了暗箱操作。建水县设立“敞开式服务台”,做到“流程敞开、身份敞开、监督敞开”。三是公开承诺讲奉献。实行承诺公开制度,以履行承诺平台,引导干部职工在奉献、服务中创先争优,让群众得实惠。活动开展以来,全州有14179个党组织参加了公开承诺活动,作出承诺事项106354件,开展公开承诺党员有188804人,作出承诺事项327833件。
“创新型窗口”。一是创新模式延伸面。结合群众的不同需求,创新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流动服务”等多种服务,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个旧市积极开展“组团式”服务活动,组成10个不同层面的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活动,目前开展各类“组团式”服务120余场,受益群众达12600人次。二是创新方法上水平。实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咨询等,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高效、畅通的服务。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党支部探索开发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等服务模式,积极搭建民生服务新平台。三是创新监督转风气。采取设置电子评价系统,邀请各类代表、群众代表开展监督点评,转变工作作风。金平县组织县机关18名县党代表对全县窗口单位为民服务情况进行点评。开远市在医疗、金融、税务、行政等系统服务窗口设置“服务评价器”1200多台,当即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0多份,征求到意见建议43条,作风得到明显转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