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有"力"
作者:李永强 发布时间:2011-05-20 09:40:15 点击率:3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在新时期应当具有的新境界。”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排头兵。要达到这一要求,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力”。
注重学习,有能力。“知识就是力量”。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一是从书本里学。“开卷有益”,组织工作业务性、政策性、程序性非常强,法律法规多,要想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精通理论,善于用“挤牙膏”的方法挤时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务工作政策法规、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各项业务性的规章制度,做精通业务的“行家”,使自己成为“业务通”、“活字典”。二是从实践中学。“实践出真知”,组工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动深入实践,深入到基层,深入人民群众,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实践,不断提高自身“能说、会写、善干”能力,争做党建工作的“高手”,使自己成为“神枪手”、“狙击兵”。
胸怀宽广,有魅力。组工干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建设者、排头兵,要有大家风范,要有组工干部的魅力。一是要为人民服务。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宗旨意识和大局观念,把工作岗位当成奉献的舞台,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农村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三级联创”、“民情日记”、“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和“筑百个堡垒、竖万面红旗”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难助困,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要从大局出发。练就“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在工作中要互帮互助、互谅互爱,不纠缠鸡毛蒜皮之小事,做到分工不分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努力建设浓厚的组工文化氛围,做到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实现“1+1>2”的整体功能。
严于律已,有定力。组织工作的特殊性,把组工干部摆在了很敏感的位置,大家都在跟着、看着、比着,既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往往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目标。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严于律己,时刻在坚持、能把持、不松弛。一是要“三观”正确。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端正衡量是非的标准,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五官”端正。认真贯彻“十禁止”,带头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洁纪律。手不伸,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杜绝“拿来主义”;嘴不失,始终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不知道的不瞎说、不清楚的不乱说、不能说的不漏说;眼不斜,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把人看“偏”、看“僵”、看“死”,全面科学评价考核人;耳不偏,要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不左耳进右耳出,不只听甜言蜜语;腿不软,一身正气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能去的地方不去。
开拓创新,有活力。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组织工作也不例外。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敢拼敢闯。一是要勇于拼搏。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固树立“管党员的党员更模范、管干部的干部更先进、管人才的人才更优秀”的意识,敢于“叫板碰硬”,敢于“得寸进尺”,坚决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泄气”,始终勇往直前,又好又快地推进各项组织工作。二是要敢于创新。组工干部讲大局、守规矩是传统,是优点,但过于保守就是缺点。改革创新,是提高组织工作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主动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最终解决新问题。在新形势下,要善于、敢于打破旧观念、旧体制、旧模式的束缚,用世界的眼光、时代的眼光、科学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多问个“为什么”, 大胆突破,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创新,力争多出“新品”、多出“精品”。
注重学习,有能力。“知识就是力量”。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一是从书本里学。“开卷有益”,组织工作业务性、政策性、程序性非常强,法律法规多,要想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精通理论,善于用“挤牙膏”的方法挤时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务工作政策法规、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各项业务性的规章制度,做精通业务的“行家”,使自己成为“业务通”、“活字典”。二是从实践中学。“实践出真知”,组工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动深入实践,深入到基层,深入人民群众,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实践,不断提高自身“能说、会写、善干”能力,争做党建工作的“高手”,使自己成为“神枪手”、“狙击兵”。
胸怀宽广,有魅力。组工干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建设者、排头兵,要有大家风范,要有组工干部的魅力。一是要为人民服务。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宗旨意识和大局观念,把工作岗位当成奉献的舞台,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农村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三级联创”、“民情日记”、“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和“筑百个堡垒、竖万面红旗”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难助困,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要从大局出发。练就“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在工作中要互帮互助、互谅互爱,不纠缠鸡毛蒜皮之小事,做到分工不分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努力建设浓厚的组工文化氛围,做到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实现“1+1>2”的整体功能。
严于律已,有定力。组织工作的特殊性,把组工干部摆在了很敏感的位置,大家都在跟着、看着、比着,既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往往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目标。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严于律己,时刻在坚持、能把持、不松弛。一是要“三观”正确。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端正衡量是非的标准,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五官”端正。认真贯彻“十禁止”,带头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洁纪律。手不伸,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杜绝“拿来主义”;嘴不失,始终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不知道的不瞎说、不清楚的不乱说、不能说的不漏说;眼不斜,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把人看“偏”、看“僵”、看“死”,全面科学评价考核人;耳不偏,要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不左耳进右耳出,不只听甜言蜜语;腿不软,一身正气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能去的地方不去。
开拓创新,有活力。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组织工作也不例外。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敢拼敢闯。一是要勇于拼搏。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固树立“管党员的党员更模范、管干部的干部更先进、管人才的人才更优秀”的意识,敢于“叫板碰硬”,敢于“得寸进尺”,坚决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泄气”,始终勇往直前,又好又快地推进各项组织工作。二是要敢于创新。组工干部讲大局、守规矩是传统,是优点,但过于保守就是缺点。改革创新,是提高组织工作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主动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最终解决新问题。在新形势下,要善于、敢于打破旧观念、旧体制、旧模式的束缚,用世界的眼光、时代的眼光、科学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多问个“为什么”, 大胆突破,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创新,力争多出“新品”、多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