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建基础 助推科学发展
作者:中共秭归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程鹏 转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2-21 21:18:06 点击率:56
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紧贴时代脉搏和群众关切,准确把握基层党建的新特点、新要求和党员群众的新期盼,着力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上下功夫,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县域经济在全省排名中由第三方阵进入到第二方阵。
一、突出思想引领,构建精神高地。科学发展是引领未来的主旋律,精神高地是成就事业的支撑力。针对全县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要素不充分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推动发展最具杠杆性的要素,始终把思想引领放在首位,以党的组织体系为平台,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通过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聆听专家学者讲座、外出考察学习、建立青年干部周末学院、开设“局长讲坛”、举办“发展论坛”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内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外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在强化理论武装的同时,注重从实践破题,努力寻找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金钥匙”。根据秭归的相对优势和特有机遇,形成了加快“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三峡物流新县、全国旅游名县”建设、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前列的目标共识。通过移山造地建成了一个省级开发区;主动融入三峡,兴建了占地3平方公里的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与三峡旅游公司、省圈投公司联合开发高峡平湖旅游精品,与坝区旅游融合;利用特有的峡谷气候,建成了优质脐橙、江南早茶基地。实践证明,精神高地比空间区位更宝贵,智能激发比资源开发更重要。
二、健全服务网络,践行为民宗旨。按照省委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服务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整合移民、卫生、文化等项目资源,筹资3000多万元,把全县186个村(居)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务、村务、服务、商务、事务为一体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并实现了全覆盖,健全了便民服务、说事议事、文化娱乐、商务流通、医疗卫生等功能。同时,不断拓展便民服务领域,开展手机充值服务、开通农保资金转帐支付系统和身份证补办支持系统,建立了就业和农技服务平台,率先为每位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信息档案,为山区群众在就医、保险、办证等方面提供了足不出村的便捷条件。现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已成为基层党建的实践平台,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党员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了不断提高。
三、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先锋工程。坚持以创先争优为总揽,以先锋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五好乡镇党委”、“五星级党组织”创建和党员“5+X”设岗定责等主题创建活动,把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党员民评民说、党员履职民圈民点、党建考评民察民议。县委每年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党建工作述职,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对外出流动党员设立区域党支部,运用飞信、QQ群、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支部扩大会议”方式,把机关支部会议搬到农家小院,扩大到村干部和帮扶群众,一起开展学习,一起研究发展思路和致富门路,广泛开展“志、能”激发关爱行动,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三万”活动中,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重要内容,根据群众要求,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工作队不撤离、联系不中断的要求,选派工作队员担任村挂职书记,让“三万”活动成为效应持久的民心工程。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让人民群众在耳闻目睹中感受到
四、坚持真抓实干,燃烧创业激情。始终坚持把真抓实干、富民强县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励志提神,燃烧创业激情,提高党员干部狠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到基层生产一线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近年来组织100多名干部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招商引资等重点难点工作中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华新水泥、江苏AB内衣、深圳百丽鞋业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县,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引导村“两委”开办一个百货店、兴办一个“万村千乡”农资店、组建一个产业协会、创办一个家政合作社、成立一个劳务服务队,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过5万元的村达到了68%,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白村”。牢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积极推行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和干部实绩考察社会征询办法,注重在科学发展的主战场选贤任能,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