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明山区:“四同模式”深入推进“下基层进万家”活动
作者:转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2-04 20:23:57 点击率:53
在新一轮“下基层、进万家”活动中,辽宁本溪明山区坚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与基层群众共谋划、共商议、共劳动、共学习,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矛盾隐患,转变干部作风,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面对面”沟通交流,同谋发展之路。一是领导率带指导发展。区委班子领导充分发挥率带作用,积极深入各自下基层活动联系村和社区调研指导,与基层“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认真群众听取意见建议,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帮扶措施。二是入户走访调研。下基层党员干部根据岗位职责、专业特长,深入基层和群众中去,采取面对面的现场交流、政策宣讲、培训讲座等形式,开展与群众的交流活动,为发展出注意想办法,制定发展规划,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三是召开会议寻计问策。下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利用群众的空闲时间,召开居民恳谈会和村民代表会,问计问政问需于民,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帮助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进一步理清了科学发展的思路。
二、“心连心”倾听呼声,同商解难之策。一是解决民生难题。针对在下基层过程中了解到群众致富难、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下基层党员干部认真谋划,积极协调,制定科学的帮扶措施,想法设法为群众解决难题。二是转化后进支部。下基层干部把后进村支部班子整顿转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班子整顿、项目帮扶等措施进行转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帮助增收致富。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明确规定每名下基层干部要为联系村解决在种植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小额贷款、项目争跑等发展方面遇到的难题,切实帮助联系村群众增收致富。四是化解信访矛盾。认真细致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严格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认真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排查各类隐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群众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目前,共投入维稳资金1000万元,办结省交办信访积案16件,办结率达到72.7%。
三、“肩并肩”走进一线,同赴攻坚克难。一是转变角色亲力亲为。甩掉架子、沉下身子,拿起劳动工具,与困难群众“肩并肩”劳动,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组建产业服务队。创建“乡土人才超市”,聚集“土专家”、“田秀才”、“大能人”,将各行业党员致富带富能手组建成帮扶服务队,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创业策划、信息咨询等服务,辐射和带动困难群众走上致富道路。三是开展引领创业就业行动。加强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各种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全年完成城镇实名制就业14500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2700余个,实现全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四、“手牵手”步入课堂,同学政策理论。一是明确学习内容。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 “三农”政策、新农合、新农保、增收致富等优惠政策。二是组建宣讲队伍。对基层群众进行政策形势宣讲,相邻的村和社区的下基层干部结成片,从中选拔熟悉宣传工作、政治素质好、讲解能力强的下基层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宣讲团深入宣讲。三是举办“楼栋党校”和“中心户党校”。充分利用群众闲暇时间,组织群众进行集中学习,由下基层干部、包村乡镇干部和支部书记授课,有效加强了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喇叭广播、党建宣传板等平台,与人民群众一起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努力提高群众的知识和本领。(赵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