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解放后二三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31 16:22:59 点击率:33
金平县城解放后,地方残余势力不能忽视,领导决定,对勐拉土司刀家柱采取武力与和平方式相结合的方正解决,也就是说用先礼后兵的办法对付敌对残余势力。于是,留部分武装在县城,一、三两个大队和独立中队全部开赴勐拉。为争取工作的需要,将投降的原国民党县城常备队中队长张羽随队伍到勐拉,要他劝说刀家柱弃暗投明。张羽答应同去,表示院校犬马之劳,包不杀之恩。
我们到勐拉后,先在那发街至田头一线布阵在勐拉河北岸,在渡口向南岸喊话,宣布金平解放经过。到勐拉后,为人民的安全,我们不愿动武,要求刀家柱出面与我方领导谈话,和平解决勐拉问题。这是喊话的主要内容,都是张羽向南岸喊的。结果对岸回话说:“刀家柱已去越南,武装已带走,只有几个小头目、一二支枪。”并表示愿意缴枪,答应将枪送过河来,由我方刀寿东接收。
第二天部队回师金平,王华对我说:“给你40人枪,一挺机枪,你绕道铜厂回金平,我们这里再兵分两路,一路沿金平河而上,一路经龙骨、大山到金平汇合。”我理解他的想法,是要显示一下我们的力量,让敌人闻风丧胆,为清剿残余势力打下基础。这应该是对的。但我向他提出异议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对铜厂的地形、路线、敌情一无所知,一去,如碰上贺光荣主力,我能不能顶的过,没有把握。现在,我们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我不主张绕道铜厂,以防不测而吃亏。
王华采纳了我的建议,取消绕道铜厂的计划,与大部队经龙骨回金平。到县城刚住下,有老百姓来报,有一股军队从乌尼田方向来县城。引起我们一阵慌乱,以为是国民党军队—老黄狗来了。随机做好战斗准备,特支领导王平曾披一件蓑衣,手拿一把镰刀,俨然亿农民身份,走向老街(今八一村)了解敌情。没过多久,王平曾回来,他一面走一面大叫“不要打,是自己人,是解放大军来了,不是老黄狗,不要打。”
我们听到是解放大军来了的消息,那心情高兴得实在难以形容,抬头望天,也觉得天似乎高了许多。
解放军来的不多,只有20多人,他们倒背着枪随王平曾进城来,我从阵地(今一小大门前)高地提一挺机枪,奔跑到县政府门前,与他们相遇。可能他们见我有一股蛮劲,竟有人伸出大拇指说“好家伙”我问“行吗?” “行行行!”他很干脆地回答,我打量他们的武器是清一色的“三八”,问:部队都是用这“三八式”?他说:不全是,我们这枪是抓俘虏的,子弹打进去只穿孔,不开花炸肉。我又问:我参加你们打大战去好吗?我们只是小搞搞,不过瘾。他说:只要你们地方领导同意,我们特别欢迎。我猜想,这个和我谈话的人,不是一位普通战士。
次日,我正想向王华要求准许我参加解放军去,王华给我下达了命令——已有情报,国民党26军一部被我军追赶到元阳靛塘打了一战后,解放军回师内地,26军向勐拉方向逃窜,你带领一大队20余人枪赶到靛塘打扫战场,人员由黄顺福指派。
靛塘,原是一个赶街的地点,只有几间草房。我们到达时,草房已化为灰烬,只剩下原房屋地基,各有一个简易的机枪掩体,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战争后面是一片森林,我们到林间进行收索,我捡到一份第八军司令部武器弹药移交清单,说明这股残军中还有第八军的成员。昌方策捡到一个金戒指,那应该是溃退敌人慌乱丢下的。在靛塘没有发现老百姓,也没有了解到当时战斗情况。
我们沿着敌人的退路,跟踪到瑶山。那是个哈尼族聚居的村庄。村内的头人称闾长,他向我们介绍说“国民党军在靛塘没立稳脚跟,解放军就赶到了,国军向铜厂方向撤退。他们没有吃的,杀马吃。在铜厂方向的路脚下,一个山冲内有许多马的骨头,到处是血,他们很慌乱,枪也丢了一些,我村有些人把它捡了回来。”
闾长在村上挨家挨户作了通知,收枪的工作基本顺利,武器有轻重机枪、步枪、手榴弹,还有60炮。当时没有统计数字,具体有多少记不清了。总之,我们20多人扛回那些武器,每人都很吃力才把武器扛回县城。
瑶山的闾长对我们很热情,在收枪的过程中,他还动员群众煮饭给我们吃,我们要拿钱给他,他也拒不收。
我们收完武器,赶到铜厂,王华、王平曾等领导已先到铜厂,他们对我们打扫战场的工作十分满意。
晚七点左右,有人领一个人来求见王华。王华问:你是什么人?要见领导干什么?那人反问“您是领导?”“有事你说嘛。”王华答道。
那人自我介绍说“我是宜良县长(名字忘了),是被26军裹挟出来的,看的严,跑不掉,随他们到了勐拉。前天晚上,勐拉田头村一间田棚着火,竹子烧的噼啪响,他们以为解放军来了,一片惊慌,都争先恐后的跑。我乘乱逃脱,顺原路来到这里。我想回去,你们的领导朱家壁是我的朋友,并且是很好的,他搞革命工作,我给过支援,请求你们不要杀我,将我送交给朱家壁。”他要出门方便也要求王华派人送他出门,说是怕我们的弟兄杀他。
王华对他说了些什么,具体记不起来了。大致意思是,我们不随便杀人,叫他不要害怕。第二天领导决定给他几块银元作路费让他回去了。
之后,我们扛着武器返回了县城。
晏子敬 回忆
陈富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