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三举措”推动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6 08:30:19 点击率:66
建水县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以指导帮扶为主题,以带观念、带信息、带技术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清思路、强管理、重指导,努力构建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伍,切实推动干部作风在农村一线转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转变作风,真心帮扶,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摆正位置。指导员是乡镇党委、政府与农村干部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既要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又要与农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把工作重心放在指导新农村建设上来。二要转变思想。驻村后要甘当小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解决实际问题。三要谋好路子。及时了解村情民意,制定近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帮群众摸清行情、拓宽思路、树立信心,鼓舞群众干事创业。四是要理顺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积极帮助镇党委理顺村“两委”班子,增强村干部的号召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五要勤于动笔。做到勤记录、勤分析、勤总结,将工作中的新情况、好典型进行记录,经常分析理清思路,并及时进行总结,提升今后的工作质量。
主题鲜明,强化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建水县从各单位选派105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求他们努力当好“七员”,即要当好经济发展“服务员”、县与村“协调员”、方针政策“宣传员”、农业科技“推广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督导员”和社情民意“信息员”。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编制《建水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手册》,做到我县新农村指导员人手一册,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行了系统的岗前培训。三是建立服务支撑体系。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的服务支持力度。从县财政中拨出一定工作经费专项用于选派新农村指导员的项目经费和各项补助。
扎根基层,注重落实,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耐心听。要求各驻村指导员进村入户,深入路边田头,利用召开恳谈会、发放意见表等途径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并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上,访民问情,问计于民。二是全心办。坚持首问责任制,要求对来办事的村民热情接待,耐心解答群众的提问,群众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事项不准敷衍搪塞,一推了事。同时力求实效,努力帮助村民寻门路、找出路,发展种养殖业等,为种养殖户提供信息、技术和产销服务。三是真心考。将进村入户为民办事作为考核驻村指导员的重要内容,按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综合考量指导员的日常工作、临时工作、承诺项目及群众评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