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深化“三级联创”进一步拓展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1 16:52:04 点击率:121
昌平区不断拓展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功能和作用,形成了农村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在工作部署上相呼应的工作局面,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凝聚合力,深化“三级联创”工作思路和创建机制。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昌平区委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完善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和信息沟通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落实了区级领导“一包三联”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即每个区级领导包一个镇党委,联系一个村党组织、联系一个贫困户和联系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做到“四个一”,即:每周下一次村,每月听一次村党支部书记汇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主题工作会,每年撰写一篇专题调查报告,具体指导、督促、检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二、以加强“市级挂账村”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地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区委高度重视7个“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 的治理工作,将这7个村作为学习实践活动中区委常委联系点,同时,各镇党委指导各村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整治工作。北七家镇燕丹村党支部建立了由村党支部牵头,村委会、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出租房屋管理机制,全面实行了出租房屋登记制度;东小口镇中滩村党支部以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为契机,及时掌握村内流动党员情况,做到“党员流到哪里,管理和服务就跟到哪里”,将流动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沙河镇七里渠南村挑选了17名有责任心、年富力强的党员群众,组建了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队,每人负责50户,对辖区内外来人员流动和出租房屋变更及时进行检查和登记,做到了底数清,动态明,应对快。
三、创新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区委始终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作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不竭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在全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了“支部互动、党员互助”活动和“党员承诺制”活动,构建了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互帮互助机制。建立了15个基层干部(党员)培训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途径,丰富了培训内容。镇、村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涌现出开展“党员四先”的回龙观镇党委、争创“星级党员户”的阳坊镇党委、“三色卡”服务村民的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党支部、“村民恳谈室”促和谐的马池口镇横桥村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典型。其中,马池口镇横桥村以“村民恳谈室”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做法,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进行了宣传报道。
四、构建分层教育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结合村干部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区委重点在三个层面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一是区级层面。围绕区委年度中心工作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镇(街道)领导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开展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农村党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等方面。二是镇、街道层面。各镇、街道结合区情、镇情和地区中心工作,对镇机关干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轮训一次。三是村级层面。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请上级党组织有关领导作辅导报告、村党组织书记作动员讲话、先进典型介绍经验、观看介绍科学发展经验的教育片等活动,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法律法规、强农惠农政策学习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培训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区委党校的阵地作用,帮助30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及后备干部提升了学历层次。建立健全了镇级党员电化教育分中心和村级播放站,形成了由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基层党(工)委党员电教分中心、基层党员电教播放站构成的三级党员电教播放网络。
五、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促进作用,将科学发展的思路转化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全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一三四七”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促进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区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村102个,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83个,正在推进的村19个。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划2010年完成50个村的林改主体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累计投入6.65亿元推进110个村的新农村“五+三”工程建设,增加农民劳务收入8098.6万元。实施街巷路硬化工程220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工程38.6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699公里,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全区得到普遍解决。以百合、草莓为主的高标准设施农业产值分别达到1661万元和5351万元。以苹果为主的标准化果园产值突破1.35亿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农民群众、发展成果与农民群众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