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打造两大环境搭建三个平台服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6 10:18:20 点击率:14
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要求,开远市牢固树立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打造良好环境,搭建三个平台,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结合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人文开远、幸福之城”的需要,高标准制定了《开远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针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建立完善的机制,并制定《市级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等多项制度保障规划实施。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还建立了双向兼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政策,理顺文化系统干部使用渠道,促进文化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打造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
打造服务人才的基础环境。整合项目、资金,以新建、改扩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加大文化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为文化人才交流活动提供场所和途径。在城市建设大型文化广场3个,依托泸江公园建设“开远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原电厂旧址建设艺术走廊,以优厚条件吸引著名艺术家设立工作室,吸引文化项目投资,为根雕木艺、奇石棋艺、书画摄影、工艺美术、网络影视等各类文化人才打造创作基地、交流基地和艺术品展销基地。在农村建成7个乡镇(处)综合文化站,启动“四位一体”阵地建设,为全市自然村配套建设综合活动室、篮球场、露天舞台和小公园。同时加强与部队、厂矿、企业和学校的沟通联系,以资源共享方式开辟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
搭建人尽其才的创作平台。以政策促动、组织带动、单位互动、社会联动等方式,组建文学协会、摄影协会、京剧协会、根艺协会等文艺界协会12个,吸纳会员近1200人;成立一批社科协会、学会、研究会,创办了《开远文库》、《城乡交响》、《南国草》等文化刊物。通过举办各类社团活动,为出精品、推新人搭建平台。根艺作品《蛟龙出海》、歌舞作品《打谷场上》及3幅油画作品、1幅国画作品等问鼎国家级金奖,书法家协会廖吉安荣获“中国书画功勋艺术家称号”。
搭建才尽其用的服务平台。坚持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方针,开展“唱响我们的节日·送欢乐下基层”等系列活动,组织文化人才送文化精品下乡、送文化服务下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文化人才接受群众检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平台。营造了高端文艺“年年享”、农村电影“月月看”、幸福讲堂“半月谈”、广场文艺“周周演”、健身舞蹈“天天跳”的可喜局面。广大文化工作者争当德艺双馨的表率,在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深入一线,创作了小说、诗歌、词赋、摄影等作品300余件,并举办了抗旱救灾作品展,激发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抗旱自救的昂扬斗志。
搭建精益求精的学习平台。建立完善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培训体制,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为文化人才搭建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的平台。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邀请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浩如等书画名家来开举办讲座,面对面跟师学艺;积极开展调研、考察及对外交流工作,为文化人才提供学习创作机会。其中,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暨云南省开远市老勒村(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日、韩、美、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齐聚开远,共话“兄妹婚”。此外,充分发挥文艺辅导老师和群众文艺骨干“传、帮、带”的作用,以近千支文艺队和百余个文体社团为载体,开展遍布城乡的健身舞蹈培训,目前共举办培训525场次,参加培训群众12万人次,为农村培训文艺骨干2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