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创新“四类载体”搭建社区党员服务群众新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01 10:16:10 点击率:55
近年来,开远市本着“群众需要,党员做到”的原则,根据社区群众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四类载体”,为社区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搭建了新平台。
设置“党员责任岗”,发挥管理作用有平台。在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中,各社区党总支根据驻社区党员的职业、特长、居住地等不同情况,结合社区各项工作和群众的实际需要,设置各类服务岗位,由社区党员自愿认岗,主动履行岗位各项职责和任务。在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开展“一联双管”社区党建共建活动中,各社区党总支全面落实“党员责任岗”工作,为驻社区单位党员设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岗、治安防范巡逻岗、扶贫帮困敬老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等20多个岗位,吸引了152个驻社区单位745名党员到社区认岗定职,与社区党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和服务居民活动。
建立“党员联系网”,发挥帮困作用有渠道。建立了机关领导干部与社会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制度,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包保联系”,全市机关989名党员领导、干部、职工与1051户社区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为社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1126件(次),由个人出资向结对帮扶对象赠送物资达20万余元。实行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将每个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党员责任区”,成立相应党小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责任区党员联系一户或二户贫困户,构建党总支负责社区,党支部负责小区,党小组负责楼幢,党员联系居民的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网格化工作体系,使责任区党员真正成为了困难群众的援助人、社情民意的反映人。目前,全市21个社区共划分“党员责任区”415个,“党员责任区”511名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585名,每年投入帮扶资金达15万余元。
落实“党员承诺制”,发挥履职作用有保障。各社区党总支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每年年初,各社区党总支结合年度工作目标确定承诺事项,党员结合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提出承诺事项,签订承诺书,并通过党务、居务公开栏,向党员群众和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010年全市社区党组织作出为民服务承诺事项210件,兑现208件,兑现率达99.1%,1490名党员作出为民服务承诺1972件,兑现1956件,兑现率达99.2%。驻社区单位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认真履行为民服务承诺事项,投入资金近10万元在社区5个重要交通路口增设治安岗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将治安保卫人员由原来的18人充实到25人,并提高了工资待遇,还制作10块治安提示板安置在社区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环境和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党员活动日”,发挥服务作用有动力。各社区党总支采取多种形式,坚持组织每个党员开展一年两次以上的社区“党员活动日”活动,使社区党员服务群众有平台、解决问题有实效、发挥作用有动力。不定期组织社区1038名党员志愿者开展“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群防群治、帮扶困难党员等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示范和服务居民作用。结合“党员活动日”活动,坚持每个季度召集辖区党员、党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单位代表以及普通群众,举行一次“居民开放日”活动,定期向党员、居民汇报工作,及时征求党员、居民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民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全市社区党组织共举行“居民开放日”活动63次,累计参加人员2000余人,共征集到意见和建议415条,有365条当场进行了解答,有4条形成政协提案提交有关部门处理,有46条在会后已经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