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助农增收“黄金花”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6 10:07:26 点击率:39
今年的西山与往年有所不同,7月中旬至10月初,乘车顺着西山脚往老邓耳村走,车行10多分钟,你就能看到公路两边或远处的山梁上漫山遍野地开满了金黄灿烂的花朵。到了老邓耳村,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村民的快乐,而带给村民快乐的,是开远市今年引进的万寿菊产业。
万寿菊助西山农民增收
杨开亮是灵泉办事处老邓耳村的村民,55岁的他谈起万寿菊来赞不绝口,他说,这个产业最适合西山发展了,成本低,收益好,好管理,有保障。他家有10口人,6个劳动力,今年种植了10亩万寿菊,收了20多吨鲜菊花,收入2万余元。他说,去年玉米、蔬菜、水果所有作物的收入都没今年种万寿菊的收入高,明年打算扩大种植万寿菊,减少其它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熊正义家也尝到了种万寿菊的甜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栽玉米每亩地要投入300元成本;种菊花每亩地投入化肥70元,公司还补助35元钱,加上其它费用,每亩地的成本还不到100元钱。他家去年种12亩玉米投入近4000元,收得玉米4吨多,卖得8000多元;今年栽12亩万寿菊,投入900多元,收了30多吨的鲜菊花,卖得2.6万余元,收入是种玉米的3倍多。
据市发展生物产业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西山共有1100农户种植万寿菊,种植面积8300亩,农户交售的鲜花有15020吨,农户收入1201.6万元,户均收入10923.6元,单户收入最多的达到了51000元。
“无意”中壮大的产业
万寿菊在开远市西山的落地生根,源于一次“无意”的亲戚走动。老邓耳村村民罗应昌、绿塘子村村民项开国有一次到建水走亲戚,发现亲戚家种植菊花,一问才知道,菊花名叫万寿菊,开花采摘后有人专门收购,比种植玉米还划算,管理还不复杂。2010年,罗应昌、项开国从建水引进种植了11亩万寿菊,其中罗应昌种植了5.3亩,投入化肥、种子共335元,交售鲜花收入竟达10800元,亩产值2037元。罗应昌、项开国的成功迅速在西山的群众中传播开来。2011年,西山3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的1100户农户加入到了种植万寿菊的队伍中来,种植面积达8300亩。农户的种植热情和万寿菊的广阔前景让市发展生物产业办和灵泉办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产业培植的机遇。
长期以来,西山农民的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是以玉米、葫芦梨、蜜本瓜和蔬菜为主,主要针对本地市,销售面不宽;农户面对市场只能单打独斗,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难以形成规模,市场开拓乏力;无加工龙头企业支撑,产业持续发展乏力。
为科学引导培植万寿菊产业,控制风险,保障农户的利益,开远市成立了万寿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万寿菊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组织实施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产业发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监督和考核;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全市的种植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到建水、泸西、曲靖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引进了万寿菊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西山办厂,博浩公司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实行订单农业生产模式,鲜花收购价格只增不减,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加大种植技术指导,并落实相关的扶持政策。
产业引导、企业带动、合同保障、物资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为万寿菊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户种植热情高涨,全市报名要求明年种植的面积已达4万余亩。
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产业
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国家级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中小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优强企业,该公司的万寿菊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曲靖博浩生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开远分公司的负责人说,在来开远投资建厂前,公司对开远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方案可行,最终公司投资1050万元在开远西山建设了一条年加工鲜花2万吨的生产线。开远西山万寿菊加工厂的负责人说,在西山投资建厂,让公司和农户实现了双赢。今年西山种植的万寿菊平均单产达2吨以上,公司收购价是每公斤0.8元,收购不分等级,应收尽收,不打白条,农户每亩收入在1600元以上。加工厂今年收购鲜花达15020吨,公司实现工业产值3000多万元,创造利润1000万元,上交利税达1000万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全省的种植情况来看,开远西山种植的万寿菊品质优良,单产很高,另外政府重视、农户种植热情高,公司打算明年扩大生产线,投资2000万元在东山建设一条年加工4万吨鲜花的生产线,并把万寿菊鲜花收购价格从现在的每公斤0.8元提高到明年的0.9元,让这个产业在开远发展壮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公司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