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营镇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01 10:19:14 点击率:27
中和营镇党委紧紧抓住开远市被列为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唯一试点市的重大战略机遇,创新三大工作机制,凝聚全镇党员领导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创新科学决策机制,集思广益聚合力。推行科学民主决策,探索和完善邀请各界人士代表列席党委会、人代会等会议制度;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和报告、政务信息查询等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大督查”机制,实施工作倒逼制,建立决策评价机制,加强对决策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提高决策纠错能力。一是出台《中和营镇党委议事规则》。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切实履行好作决策、抓落实的职责。二是坚持例会制度。每周一召开例会,全镇机关、站所、村“两委”负责人总结上周工作,部署本周和近期工作,为党委决策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依据。三是建立党委会通报制度。对上一次党委会议研究的议题执行和完成情况在下一次党委会上进行通报,有力促进了效能型党委建设。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多措并举添动力。把城市社区的理念引入农村: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改造,启动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加快社区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一线工作法”:积极开展听民声、助民富、解民忧活动,干部职工每人每星期深入一线不少于3天,变过去“走读”为现在的“住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级组织的议事决策程序和行为,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整合城乡综治维稳资源,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人员管控教育、综治维稳信息资源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推行“4321包保卡”包保联系制度,结成帮扶对子748对,先后为包保对象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1018件,构建起辐射全镇12个村委会、惠及1000多名农村困难党员、群众的服务组织网格。建立科学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农村“说事室”12个、“说事点”4个,确保群众冤能诉、气能平、困难有人帮、计策有人纳。实施警务前置工程:完善农村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城市化基层党组织网格,建立排查制度,实施预警机制,最大限度的解决矛盾纠纷,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功能不断提升。
创新绩效考核机制,论功排座赛马力。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创造力,调动干事热情,镇党委创新绩效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一是依托镇效能监察办对党员干部进行跟踪问效,负责对全镇干部职工履职情况、重要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二是依托市委“大行政、大包保、大督查”三大制度,先后出台《中和营镇村委会干部绩效考评办法(试行)》、《中和营镇村情民意联络组工作制度》、《机关工作管理制度》、《包保联系工作制度》等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干部管理力度。三是依托考评机制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采取平时分+考核分的方式,每月对干部职工的工作表现给予评定,并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