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昔日“臭热闹” 今日“绿美香”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6 10:08:49 点击率:36
“一五”至“七五”期间,国家先后在开远投资约70亿元建设大批重点项目,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让开远背负了几十年“臭热闹”的名声。然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至“十一五”末,开远的天蓝了、空气清新了,彻底告别了“臭热闹”的历史,一个“绿美香”的开远渐渐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投入工业产业建设资金130.9亿元,完成国电开远发电公司、大唐红河发电公司各2×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等新、改、扩建工业项目108项,其中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共投入资金19.5亿元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3100吨、二氧化硫8.04万吨,超额完成州级下达目标任务的40.9%和45.1%,工业发展向更低的排放、更低的能耗、更高的技术含量逐步转型,发展速度和质量更趋合理。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先后淘汰了国电小龙潭发电厂6×1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国资水泥红河公司1-4号湿法窑、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2号硫酸装置等落后产能等,实现了全市落后产能全面淘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完成了解化化工分公司年产15万吨二甲醚配套20万吨甲醇、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节能降耗技改、国资水泥红河公司2条日产2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龙盛能源公司2×30万千瓦热电气多联产等项目有序推进。
我市是云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04年提出“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开远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以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来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12月24日,《开远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国家环保部专家评审,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实施工业循环经济项目16个,总投资34.05亿元。
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市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施行了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强化了环境监督执法和部门联动机制,促使环保日常管理由过去“一家管”转变为全社会共同管,由过去单纯运用行政手段监管转变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手段并重的方式监管,综合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城区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施“绿美香”工程、细节工程、小巷工程、泸江河南洞河综合治理工程、泸江公园提升改造等,成功创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完成了城郊采石场污染专项综合整治,积极开展企业违法排污和重金融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涉重金属企业和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的污水实现了零排放,解化化工分公司的污水排放量也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以上,城市绿化率42.8%,空气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在农村,着力建设生态乡镇、推动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市政府与各乡镇(处)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大力推进山体绿化,启动实施“花果村”工程,广泛开展沼气池建设、推广使用节能灯、发放太阳能热水器补贴等,全市近一半的农村家庭用上了沼气,一半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太阳能,农村家庭基本普及“节能灯”,平均每年节约薪柴18.5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