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突出“四抓”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四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9 14:07:25 点击率:34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远市针对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与新时期党建工作社会化的新形势难以适应的实际,突出“四抓”措施,着力破解当前流动党员管理难、组建难、学习难、服务难“四难”。
建立机制抓管理,着力破解管理难。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致力于完善制度,从体制上保障了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党建目标责任体系每年进行考核,坚决杜绝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的“组织缺位”现象。二是建立了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制度,从组织领导上坚决防止流动党员“流失”。三是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专人联系、学习教育等管理制度,实行信息化、责任制、规范化管理。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开远市星光社区党总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模式,对党组织关系在社区但又在外地工作的8名流动党员,按照“三个有利于”、“三个保持”、“三个及时”的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外出流动党员流向清楚、学习经常、活动正常。
灵活设置抓覆盖,着力破解组建难。按照“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一是独立组建。在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地方单独建立党组织。开远市老干局党委针对组织关系在开远,但长期居住在昆明的离退休老干部实际,在昆明单独建立了离退休流动党支部,便于他们管理、开展学习教育和各种党组织活动。二是联合组建。针对企业分流、下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党员,暂不具备条件的“两类”组织,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工商、劳动等部门和社区,跨行业联合组建党支部,如云南省开远经济开发区结合发展需要,建立了个私联合党支部。三是加大“两类”组织组建力度。目前全市已在68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5个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派驻了18名党建联络员挂钩联系54家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逐步建立党组织。
强化培训抓教育,着力破解学习难。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量多面广等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市流动党员受教育面,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整体素质。一是灵活培训时间。根据不同类别的流动党员安排不同的培训时间。许多乡镇适时调整党员“冬训”时机,最大限度培训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有的选择流动党员农忙返家时进行夜访,或开展田间谈心。二是拓展培训方式。除集中培训外,各党委(总支)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普遍采取了邮寄培训资料、利用手机和QQ发送学习资料、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进行培训,同时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设立《开远党建网》,使广大流动党员通过现代网络及时快捷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及开远市党建工作动态、经验。三是创新培训载体。实施远程教育“十进”延伸工程,着力培育“远教广场”、“远教公园”、“远教车站”、“远教医院”等各具特色的延伸站点,打造流动学习课堂,为广大流动党员和群众提供了直观生动、丰富多彩的节目资源,建立起便捷的信息通道。
依托平台抓服务,着力破解服务难。在全市各乡镇(处)、村党总支及所属村党支部、社区党总支及所属居民小组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和点,切实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了纵横联动的覆盖网络。2010年,全市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共为流动党员家庭办实事好事351件,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08人,走访慰问流动党员120人,与流入党员结成帮扶对子8个,帮助流入党员再就业2人。服务平台搭建和各种服务的及时到位,进一步激发了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并为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做实事好事,去年我市流动党员回家乡创办生产服务项目10个,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