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五措并举”助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25 14:21:50 点击率:112
近年来,永平县按照“未建党组织的抓组建,有党组织的抓规范,无党员的抓发展”的思路,通过抓“两个覆盖”、抓带头人培养、抓党员队伍管理、抓组织作用发挥、抓工作制度建设,五措并举,先后在全县393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支部16个,发展党员127人,有序推进非公经济组织领域的党建工作。
一、找准突破口,推动组织、工作“两个覆盖”。一是抓规范,理顺党组织关系。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关系转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统一管理。二是抓组建,扩大覆盖面。按照“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原则,采取“独立式、联合式、依托式、挂靠式”等办法,积极组建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三是抓管理,强化组织运行。建设党员活动室,推进了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开展。四是抓队伍,提升党员素质。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经常性的理论政策学习,并通过订阅报刊、杂志、观看电教片等形式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二、打造“先锋队”,选好训强“带头人”。一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坚持在非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选拔党组织书记,选拔企业主和员工信任的党员,特别是企业高管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也可以聘请离退休党务工作者担任或者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干部。二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通过责任建设、制度建设、作用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业务精干、政治素质过硬、甘于奉献的优秀企业党务干部。三是加强党建队伍管理。每年召开1次非公企业主座谈会,并通过向党组织书记致公开信、送学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建工作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全县非公经济党组织书记均参加了永平县2015年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
三、规范教育管理,壮大企业党员队伍。一是党员人才“育”出来。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群团组织作用,把工、青、妇组织中的优秀分子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养,并择优向党组织推荐,形成了群团组织推荐、党组织择优吸收的发展党员新机制,确保了党员发展的质量。二是开展党员身份“亮”出来。积极开展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为主题的“双找”活动,千方百计把企业内部的“隐形党员”找出来,通过佩戴党徽、岗位公示、挂牌上岗等形式亮明身份,使党员找到组织、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党员地位“显”出来。推行“三优三培养”(在同等条件下招聘员工时党员优先,重要岗位安排时党员优先,提升晋级时党员优先;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中的党员培养成管理人员)的做法,增强企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党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激发广大员工向党员看齐、向先进学习的积极性。
四、抓好结合点,引领作用发挥。一是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先后在全县企业中开展的“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传、帮、带”、“企业大走访”、“定点联系民营企业”等活动。二是围绕提高员工素质开展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如:大理大德中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公司组织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及竞赛,培训率达98%,并支持工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使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围绕扶贫助困、奉献社会开展活动。在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民企帮村、帮困、帮学”活动,多家企业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大理大德中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爱心助学”捐助资金10万余元,永平东景矿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到“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中,捐款为厂街乡瓦金村修建10口水窖。
五、着眼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支部组织有牌子、支部办公有场所、支部活动有场地、支部宣传有载体的“四有”工程。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实际,制定《支部工作条规》、《支部工作职责》、《支部书记职责》、《支部组织委员职责》、《支部宣传委员职责》等规范性条例。建立困难群众帮扶制度,并进行制度上墙、定期修编。(来源:云岭先锋网 永平县委组织部 张云治 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