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作者:泸西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1-11-22 17:03:58 点击率:120
泸西县政务服务中心采取深入基层上门服务、结对帮扶定点服务、现场评议优化服务、公开承诺常态服务等方式知民情、办民事、惠民生,让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转作风、提素质、树形象。
公开承诺,常态服务群众。实行“窗口首席代表负责制”,按照中心工作区域将中心划分为A、B、C三个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首席代表的带头作用,各窗口首席代表及党员责任区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窗口及责任区工作人员落实中心的各项服务措施。秉承“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奉献”的理念,积极打造党员先锋岗12个,党员干部围绕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作出党员公开承诺并进行公示,将创先争优目标公开化、具体化,接受办事群众及社会的监督,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开展评议,从中心日常管理、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设置、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努力提升中心党员干部经常化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基层,上门服务群众。变“群众找”为“找群众”,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主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党员干部下基层。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向阳乡、午街铺镇、金马镇、白水镇,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涉及中心服务事项的生产、生活困难,活动以来中心党员员共深入基层15次,为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件。二是进村入户访民情。中心明确了每名党员干部每年走访联系群众不少于2次,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同时由中心管理办公室组织协调窗口部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群众解决困难60余件。三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在中心党员干部中全面推行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制度,要求干部职工定期走访联系群众,如实反映民情民意,主动为民办实事。
现场评议,优化服务群众。制作《窗口工作人员评议卡》现场发放给办事群众,群众按照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卡采取无记名的方式直接由群众投放到中心意见箱里,中心管理办公室定期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通过电子显示屏或工作简报进行公示、通报,作为日常考评、年终考核的相关依据。同时,中心将评议结果作为评选星级党员、红旗窗口和服务标兵评的重要依据,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各窗口党员干部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得到增强,有效提高了中心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发放窗口工作人员评议卡,满意率为100%。
结对帮扶,定点服务群众。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党员与金马镇石缸冲困难群众结成 “一对一”帮扶对子。针对困难群众实际,从政策、物资、智力、文化、信息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帮扶。农业局窗口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各类农机的维修保养知识讲解;林业局窗口开展林木采伐、运输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和护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窗口为需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及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农民群众多渠道增加收入;司法局窗口为群众开展法律基本知识宣传,现场接受群众进行法律咨询等。
组团践诺,一线服务群众。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一些办理事项涉及多个部门,针对这些困难和实际,中心立足部门职能工作实际,开展组团践诺活动,一线服务群众。一是加强领导。按照组建“党员践诺行动责任团”的要求,中心党支部经过认真研究,让5名党支部委员分别担任组团践诺行动的负责人,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组团践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合理组团。中心把进驻的26个部门进行优化整合,组成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工业发展、水土保护、服务现代烟草农业和非煤矿山合理利用土地为重点内容的5个践诺责任团,有选择性地分别联系向阳等乡镇。三是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部门较多、信息广泛、政策明确、资源丰富、服务集中的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一定的政策、资金和物资,加大对基层的帮扶力度,切切实实地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四是加强服务。按照政务服务四级联创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在确保县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高效运转的情况下,积极加强对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的指导,为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服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五是服务一线。按照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员服务队,利用赶集日深入乡(镇)、村委会,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疑问,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出谋划策,力所能及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