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卫生局党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创先争优
作者:县卫生局党委 发布时间:2011-09-09 15:43:04 点击率:105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泸西县卫生局党委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目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完善新农合管理制度,扩大农民受益面。今年以来,县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筹集基金总盘进行科学测算,在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报请上级部门同意,分别于3月和6月两次调整报销比例,将新农合门诊减免比例从30%提高到40%;县级公立医院住院补偿比例从60%提高到70%,民营医院从50%提高到65%,州级医院从40%提高到50%;住院最高封顶线从30000元提到50000元。提高减免补偿比例后,将大大减少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支出,预计到年末,参合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将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元。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品价格。自2010年11月1日起,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国家基本药物、省及州制定的补充药物实行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确保基本药物供应。今年上半年,全县240家定点医疗机构先后从网上上报药品采购计划25批180笔,配送金额达2075万元,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780.5万元,财政补助基本药物差价101.4万元,优惠患者基本药物费用达101.4万元。
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就医环境。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即将完工,投资130万元新建的旧城卫生院业务楼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50万元的午街铺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水电路三通等前期准备工作。投资64万元新建了旧城镇青禾卫生室,中枢镇新寨卫生室、瓦窑卫生室、阿平卫生室,永宁乡永宁卫生室、笼册卫生室,舞街铺镇雨洒卫生室,白水镇平田卫生室。
实施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开展基础服务。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卫生局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及实施单位,确保服务质量。上半年,全县共为151186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其中乡村居民建档120227人,城镇居民建档30959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3320人,新生儿访视1781人,孕产妇产前检查1704人,产后访视1648人,老年人保健管理25215人,慢性病管理27299人(包括高血压管理22957人、糖尿病管理4342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745人。
严打非法食品添加剂行为,保障食品安全。针对社会关注热点“瘦肉精”问题,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打击非法食品添加剂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45辆次,执法人员223人次,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1400户,张贴和发放《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和《致全县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公开信》等宣传材料2400余份,抽检流通环节食品23批次,肥猪尿液60份(均未检出“廋肉精”),抽检20个蔬菜品种样品80件,抽检10个水果品种样品20个,合格率为99%。查处违法案件11起(其中当场行政处罚6起,立案查处5起),没收过期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47公斤。
全面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严防爆发流行。自今年3月份以来,针对全县出现部分手足口病散发病例,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为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制定《泸西县手足口病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和监测方案,完善应对手足口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学校晨午检筛查制度,邀请省、州专家开展医务人员的防治知识培训,通过电视、电台、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将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危重患儿定点抢救医院,抽调人员组成专业医疗专家组,配备抢救设备,开展救治工作,实现了“减少重症或危重症病例,降低患儿死亡率”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