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虹溪镇结合抗旱救灾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03 08:13:19 点击率:52
虹溪镇以加快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围绕“干部走村寨帮百家所需”为主线,坚持“四个突出”,结合抗旱救灾全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四群”教育工作深入农村,渗透到群众中去。
一、突出增强干部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意识。
全镇干部职工召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会和培训会,切实增强干部主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筑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制定了虹溪镇“三联六帮”实施方案,成立由镇领导和站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的活动领导小组,每个干部制定个人工作目标和计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为准确掌握农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春耕备耕的相关知识,全镇干部职工适时组织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实用手册和农业技术手册,向群众大力宣传农村相关惠农政策,使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党性了意识。自2012年12月17日召开全镇动员大会以来,全镇共召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会4次,全镇干部职工、村委会干部学习培训会15次,受教育共计1460人。截止目前,全镇干部职工60人先后深入帮扶联系户宣讲惠农政策共计120多次。正职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调研48次48天,副职领导深入基层驻村蹲点开展调研69次69天,共撰写民情日记120余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10余篇,调研文章10余篇,上报信息20篇,被红河党建网采用两篇。
二、突出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全镇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体系,发放填写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和《帮扶联户手册》,明确谁在服务、怎么服务、怎么监督、怎么联系等内容,要求干部在驻村过程中开展民情恳谈、制定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记录民情日志、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在走访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群众满意是我追求”宗旨,做到“吃农家茶饭,宿农户民居,听群众呼声,增鱼水感情,献实实在在的为民之计,办实实在在的利民之事”,真正融入基层和群众,构建“零距离”服务群众体系。目前,全镇共发放群众民情联系卡294张、民情登记卡2000张、《帮扶联户手册》87本;全镇60名干部共深入基层调研160余天,联系群众294户,走访村民小组89个,开展民情恳谈120余场,实现了全镇联户全覆盖。
三、突出服务农村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以“服务农村发展”为目标,要求在开展“三联六帮”活动中做到“四个一”。一是拟定一套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广泛开展访贫问苦工作,了解群众的愿望、诉求和疾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认真拟定一套符合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思路。二是帮助村组做1至2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三是创造一条群众增收致富的经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村情民情,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培植发展符合村情的富民产业,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从中探索一条符合各村实际的增收致富经验。四是化解一批农村社会矛盾。成立“信访接待室”,由专人接待来访群众、处置信访事件。驻村干部深入一线了解掌握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群众诉求等民情事项,确保大事不出乡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化。收到群众来信2件,办理2件。接待群众来访29件,办理28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7件,办好事实事30件。
四、突出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留守儿童。
面对连续三年大旱,农村经济作物大面积绝收,村中很多强壮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都是那些劳动力薄弱的老人及幼儿。面对这种情况,全镇干部工作多次深入村寨,走访调查村中贫困老党员、特困户、低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详细了解他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困难原因。在连续三年大旱的严峻形势下,镇党委、镇政府结合“四群”教育工作,以书记、镇长为领导、全镇领导干部职工直接挂钩联系特殊群体为小组,每周至少两次深入到这些特殊人群中走访、调查、慰问,确保大旱之年这些贫困老党员、特困户、低保户、孤寡老人户、留守儿童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特殊群众心中。截止目前,共为那些特殊群体669户2092人发放大米14230公斤,69户244人发放面条1198公斤,62户172人发放衣裤72件,42户发放大衣42件,260户发放275床棉被。发放蓄水桶1641只共投入57435万元。
(党政办 周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