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麟马村党总支常务书记马艳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23 11:05:07 点击率:49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全市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常务书记学习“插甸经验”体验示范培训班。在今年3月底,我被选派为西三镇麟马村党总支的一名常务书记,在刚刚接到市委组织部文件通知的时候,我很迷茫也很忐忑。对于入党刚刚转正仅一年多的我来说,作为一名常务书记我应该做什么?我该如何让如何让开展工作?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公务员,我能做什么?这三个问题长时间的萦绕在我脑海里,找不到答案。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但是在这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有大量的现场体验活动。我们不仅住到了农户家中,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我们还用了一早上的时间,跟随村组干部现场体验了他们是如何开展日常工作的。通过这三天扎入农村、贴近百姓的亲身体验,让我对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理清了答案。
一要当好一个“扩音器”。“四群”教育,最本质的核心就是群众;我们党委、政府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也是群众。所以,作为一名村党总支常务书记,做好群众工作也是我们最应尽的本分。我们所住法雨哨村党支部书记昂俊峰在带领我们走村访户时曾向我们介绍到:“我们建设一个合格的家庭水窖政府补助农户2500元……”“新农合镇级医院补助标准已经提高90%……”。昂支书的介绍,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的惠农支农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我们党务书记应该当好国家政策宣传的“扩音器”,将这些利民惠民政策及时向群众传达、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支持我们党委、政府对惠民、利民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我们也应该当好群众心声的“扩音器”,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百姓的疾苦,及时将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二要做好一个“参谋助手”。在农村,因条件限制,村、组干部大多文化素质不高,但是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党组织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都应当积极的向我们村、组干部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同时,我们应当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村、组干部出谋划策。在做好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的同时,规划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好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
三要抛好“一块砖”。作为一名常务书记,我们应当利用自身的条件优势,通过网络、参加培训、实地考察等方法,多向一些发展得好的地方“取经”,不断提升自身的党建业务素质,在推动村组发展的工作成中,结合本地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及有用的参考意见,抛出“一块砖”,引出更多富有创造性、富有实际意义,能加快我们农村发展的好点子、好想法,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