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乡多举措提升大学生村官的三项能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24 08:04:44 点击率:98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作用,和平乡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村官的三项能力,确保其“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是创设载体抓教育,提升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能力。一直以来和平乡都坚持以强化学习教育培训为抓手,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熟悉情况,在促进角色转变、适应环境的同时,努力强化他们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乡上每季度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座谈交流,让他们结合各自上一季度的工作实际谈体会和感受,总结成绩、寻找不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交流会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每次都必到,另外还根据交流讨论主题邀请相关乡上的领导参加,及时与大学生村官沟通思想,为他们答疑解惑。例如在第二季度的座谈交流会上,我乡的9名大学生村官就两个季度以来各自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做了交流,同时就服务期满后的打算也做了计划。在交流会上乡领导还会邀请县上有关专家和领导就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常用法规、矛盾纠纷调解、新农村建设、村务管理等专题进行授课辅导,另外还安排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和优秀村干部分批分期就如何做好农村工作现身说法,帮助他们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二搭建平台抓实践,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坚持以强化实践锻炼为手段,搭建多层次帮扶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从事基层工作的能力水平,引导大学生村官投身基层,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聪明才智。以“帮带”授岗促角色转变。我乡坚持领导首谈制度,每一批大学生村官分配到乡里,乡党委都要召开座谈会开展集体谈心,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迅速实现从学生到干部、从学校到农村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同时,实行“4+1”结对帮扶联系制度,即乡领导、新农村指导员、村三职干部、老村官分别与新村官结对联系,从而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和能力。同时我乡还按照“到村工作为主,多岗锻炼为辅”的思路和要求,每年有计划、分批次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机关、各站所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他们规范办事、按章理事的能力。有重点地选派他们参与到乡里组织开展的土地征用、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中来,增强他们应对复杂情况、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三是强化措施抓管理,培养大学生村官服务意识能力。 和平乡坚持以强化规范管理为核心,建立健全激励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约束力、吸引力和活力,培养大学生村官安心基层、服务农村的工作意识。首先是规范制度管理强化约束力。为增强大学生村官管理约束力,我乡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通过实施工作例会制度、年度工作承诺制度、日常考勤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工作调研制度等,促进大学生村官行为规范。建立完善考核制度,每年组织一次乡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健全活动制度增强吸引力。依托乡党员服务中心这一阵地,成立大学生村官之家,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每月一篇学习、工作、思想总结,每年一次调研等活动,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建立大学生村官短信交流平台,开通网上QQ群,围绕“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展开交流讨论,进一步活跃思维,推进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