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应“三步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07 23:29:17 点击率:13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新常态、新形势下,如何才能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笔者认为,流动党员管理应“三步走”。
第一步:打好“深入走访、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这一基础。各乡镇党委要做好流动党员基础情况经常性排查摸底工作,全面及时地掌握流动党员及其家庭情况,保证流动党员信息库的准确性。走访内容包括流动党员的流动情况、思想学习情况、工作生活情况、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及家庭经济、劳力、留守人员等情况,并做到时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支部、基层党委和县区委三级流动党员数据库。每个党支部要建好流动党员花名册,每个乡镇党委要建好流动党员台账,做到数字准确,台账规范,确保流动党员“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第二步:把好“建立载体,密切联系,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这一关键。一是要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实行定点管理。县区党委组织部设立“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各乡镇党委设立“流动党员工作站”,各党总支设立“流动党员工作点”。管理机构要确定专人负责,接待流动党员来信来电来访,解释、解决流动党员的实际问题,帮助做好维权服务;各乡镇党委要根据流动党员在外情况建立流动党支部或流动党小组,做到流动党员聚集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外出到同一地点、工作和生活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要成立流动党支部;对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由流动党员所在党委在外出务工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党小组,落实一名党性强、有责任心的流动党员担任党小组联络员,并在县委组织部备案。联络员具体负责联络服务工作,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向党组织及时作好汇报,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召集所在地流动党员一起开展组织活动。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实行定线联络。各乡镇党委要设立本级党组织流动党员服务热线电话,进一步拓宽流动党员享受服务的渠道。在抓好电话服务的同时,要认真做好电话记录,形成“一电一记”制度。三是组建“流动党员帮扶对子”,实行定人帮扶。各乡镇党委要组织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及其家庭结成“联系帮扶对子”。帮扶人要做到“五知三要”:知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思想状况、流动变化、生产生活、家庭情况;一月要与流动党员至少联系一次、一季度要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流动党员情况、一年要帮流动党员(家庭)至少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四是印发“流动党员专用信封”,实行定期联系。县委组织部要统一印制“流动党员专用信封”,由各乡镇党委(党支部)发送到每位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家庭)手中。信封上注明县区流动党员联系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其本人和家人在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时及时与党组织和帮扶人联系。
第三步:抓好“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实现流动党员管理长效”这一根本。各县区委党委组织部要督促指导各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外出报告制、跟踪管理制、定期汇报制、民主评议制等有关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和约束,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