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开展“五项活动”在抗旱保春耕中创先争优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27 14:38:28 点击率:27
元阳县把抗旱救灾保春耕生产作为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于农村生产第一线,在春耕备耕攻坚战中筑起坚强堡垒,竖起先锋旗帜。
开展学习杨善洲活动,在抗旱救灾保春耕上创先争优。各级党组织以专题讨论会、座谈会、组织生活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继续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切实把杨善洲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元阳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结合“四群”教育活动,全县广大领导干部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认真开展一次驻地调研、一次民情恳谈、帮扶一户困难群众等活动,以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党员、群众创先争优,大力营造“学先进、见行动,争优秀、比贡献”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开展学习活动29场次,党员、干部深入春耕生产一线128余人次,修缮沟渠、管网等水利设施32件,送去杂交稻种子13.6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3.7万公斤,化肥8734吨,农用薄膜118吨,农药储存172吨。
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在提质增效保春耕上创先争优。各乡镇和涉农部门党员干部、农技专家、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践行杨善洲精神,积极争当农业生产的“主导者”、春耕备耕的“践行者”、生产技术的“传播者”、创先争优 “引领者”。通过采取课堂授课培训、田间地头现场示范培训、播放电教片、印发科普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普及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杂症”,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证。县农业局抽调技术骨干9人组成3个指导组奔赴14个乡镇,举办旱育秧、水稻规范化栽培、地膜包谷栽培、配方施肥等各类农业科技培训38期,培训农民1133余人次。
开展兴修水利活动,在改善基础设施保春耕上创先争优。抓住中央和省、州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纸厂水库、丫多河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区“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重点围绕片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加快坝塘、水窖、沟渠等水利配套建设。把保障人畜饮水安全、防止水事纠纷作为抗旱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层层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目前,完成小型水利农田水利建设268件,改善灌溉面积5.95万亩;完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304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发放产权证5322本。
开展纠纷排查活动,在保稳定促春耕上创先争优。针对春耕生产期间,水源、田地等涉农纠纷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实际,县委从司法、公安、信访、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抽调20名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组成“维稳护农”工作队,深入生产第一线,调处化解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和热点、难点问题,消除不安全隐患。尤其是对水资源匮乏的呼山和马堵山电站移民等重点村寨、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提前介入,进行全面排查,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影响农业生产秩序和全县社会稳定的纠纷,逐项登记,建立台帐,尽力调解,并实行销号制,做到矛盾不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对难以调处的矛盾,及时报告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研究解决。目前,全县共排查调处农事纠纷11件。
开展绿剑护农活动,在打假护农保春耕上创先争优。结合“双设双比四评”活动的开展,县发改、工商、质监、供销、农业等部门开展“党员公开承诺绿剑护农”主题实践活动,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经营户是否有营业执照和亮照经营、是否有抬价行为、进货渠道是否合法等行为。同时,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与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安全”责任书,确保农民群众随时随处都能买到“放心农资”。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共检查农资经营户21户,签订“农资安全”责任书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