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 “百千万”工程掀起抗旱先锋行动热潮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3-02 08:38:01 点击率:29
红河州连续3年干旱,13县市旱情仍持续发展,已成为云南省旱情最严重区域之一。截止2月20日,红河州农作物受灾面积165.3万亩、成灾76.6万亩、绝收7.4万亩,因旱损失达2.56亿元;全州因旱人畜饮水困难23.73万人、8.97万头。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响应州委号召,积极开展“干部群众心连心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活动,掀起了抗旱救灾热潮。
百个部门单位各包一片“责任区”。全州县处以上部门单位挂到133个乡镇,配合乡镇建立抗旱责任区,实行“一区一方案”,包干负责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集中力量为责任区解决一笔抗旱资金、一个抗旱项目、一批抗旱保供水和春耕备耕物资,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工作整体合力,确保责任区内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2月24日,州总工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州各级工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千名工会干部深入万家企业联系百万职工”活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全面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州畜牧局结合春防工作,发挥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功能,准确及时地监测疫情情况,同时,组织人员深入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做好消毒灭源和重大动物疫病的补免工作,确保大旱之年无大疫。开远市按照“抢用河水、巧用塘水、惜用库水、节约用水、科学配水”的原则,鼓励群众多蓄水、蓄足水,制定了每蓄满一口生活水窖或生产水窖均奖励100元的补助政策,与7个乡镇签订了《2012年开远市保障城乡供水安全责任书》,保证各项抗旱应急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益。建水县甸尾乡立足抗旱减灾工作,制定《甸尾乡抗旱应急预案》,对全乡的旱情调查、节水措施、水源管理、纠纷排查等用水计划和抗旱工作做了周密而详细的部署。
千名领导干部下到一线“当先锋”。全州千余名实职正科以上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灾区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查清旱情、算好水账,与群众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抗旱保供水保春耕措施,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落实抗旱物资,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同时,2224名省州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把开展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作为当前驻村工作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做到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服务在前,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严峻的旱情,同样牵动着前来参加红河州十届人大五次会议373名人民代表和政协红河州十届五次会议351名政协委员的心,代表和委员纷纷表态,既要全面落实“两会”精神,又要更加重视灾区群众用水的艰辛,回去后与广大群众一起,立即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打好“抗旱攻坚战”。
万名党员干部驻村工作“保服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了1301个由结对联户的各级机关干部、村组干部、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党员骨干2万余名组成的“抗旱服务先锋队”,为受灾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抓生产、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做好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老党员、留守儿童等饮水特困群众和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的抗旱服务工作,为了方便群众,抗旱服务先锋队员把联系电话在村民小组进行公布,保证受灾群众随叫随到,做到绝不让一户群众因干旱没水喝。为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州委组织部发出了《红河州“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倡议书》和《关于开展“干部群众心连心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投入到“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中。2月24日,州委组织部全体干部职工率先为灾区群众捐款7.9万余元。全州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广大党员干部纷纷献出爱心,2月27日,石屏县开展了捐款,已收到捐款365795元。弥勒县江边乡驻村县乡村党员干部为受旱村组出谋划策,多方寻找水源,并按照“优先安排孤寡老人,学校饮用水,其次安排困难户饮用水,最后安排生产用水”的顺序,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泸西县三塘乡按照“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的用水原则合理调供生产生活用水,采取“蓄、拉、引、提、寻、节”等方式增加蓄水,投资40余万元启动塘房提水工程和竹源地提水工程,捐资5760元为该乡全体干部职工每人购置2只25L水桶,定时、定点、定人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送水。真正展现了“红河大地根连根,干部群众心贴心”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色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