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连联看”连续三年选派村干部进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20 07:56:22 点击率:115
元阳县“连联看”连续三年选派村干部进行
异地挂职锻炼
自2010年来,元阳县共派3批44名村干部分别到泸西、建水等地进行为期两至三个月的挂职锻炼,加强与外地县市选挂联系,筑牢村干部与村干部之间帮带联系关系,帮助我县村干部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村干部引领农村发展致富的能力。
联中求“精”,使选挂成效实。一是精选挂职对象。在确定选派村干部过程中,以村干部自愿为基础,乡镇党委按照三条标准进行推荐,即:坚持所选干部在村“两委”班子中团结协作、有战斗力,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坚持所选干部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性较高,有发展本村经济愿望;坚持所选干部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最后由县委组织部审核确定,做到层层把关,确保选派村干部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在2012年选派16名村干部中,党员有15名,占93.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9名,占56.3%,40岁以下12名,占75%。选派中注重拓宽选派范围,分别选派2女干部和2名大学生村官进行挂职锻炼。二是精选挂职村。围绕推进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充分考虑交通、食宿等因素,积极与建水县协商沟通,确定建水临安镇、南庄镇、西庄镇三个镇16个村委会作为挂职村,突出挂职锻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精心安排职务。为让选派干部对口挂,对口学,按照职责相近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了16挂职干部的职务。
联中求“明”,使选挂职责清。一是明确挂职任务。挂职锻炼期间,要求挂职干部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要求村干部重点学习挂职村在推进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新点子,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好做法,在开展“四群”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年”党组织晋位升级、“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好经验,做到带着问题出去,带着答案回来。二是明确挂职要求。为每名挂职村干部配备工作日记本,要求挂职村干部写好工作日记,做到学有所记、学有所获。三是明确挂职纪律。挂职干部由所挂职村委会和乡镇共同管理,要求挂职干部严格遵守有关纪律规定,认真履职,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挂职干部请假1天的和挂职组长请假,请假3天以上的和所在乡镇请假,并上报两县组织部。
联中求“稳”,使选挂保障实。一是加强管理。从挂职村干部中指明1名挂职组组长,明确1名联络员,跟踪了解挂职村干部工作、生活情况,掌握挂职动态信息。同时,建立乡镇干部挂钩联系制度,由挂职村委会所在乡镇确定1名乡镇领导负责联系挂职村干部,做到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二是提供安全和生活保障。元阳县委组织部统一为16名挂职村干部购买2个月意外伤害保险,为村干部在挂职期间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