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四注重、四提升”确保干部教育培训不走过场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26 20:40:00 点击率:47
注重培训安排的系统性,提升培训的可行性。每年年初及时安排部署全年的培训工作,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结合干部年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进行分层次、分类型的培训。科学合理选派培训对象,避免出现领导干部重复培训和长期得不到培训的现象,切实扩大培训面。探索推行异地培训,用空间距离提高“逃学”门槛,用高水平教学增强学习吸引力。尽可能地避免学员出现工学矛盾。让每一位学员能静下心来完整参加每一期培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有所获。
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满足干部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结合随机调研工作,对干部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清楚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贴近基层需求的培训内容。对党政领导干部重点抓好政治理论、社会管理、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注重抓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训;对年轻后备干部侧重理想信念和实践知识的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突出法律法规、村务管理、群众工作、实用技术能力的培训。将过去“老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理念变成“学员要什么,老师讲什么”理念,做到按需施教、解渴管用。增强基层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五种核心执政能力。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学习十八大精神培训班2期,以及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等专题培训班14个,参训人员达4500余人次。
注重培训形式的灵活性,提升培训的调动性。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员听”的“灌输式”的单向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创新教学、情景式模拟教学、案例式趣味教学、对策式深度教学、交流式互动教学等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加强师生的互动性,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同时,采用学员轮流辅导的方式,让干部转换角色、现场说法,提升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干部主动学习、深入学习。调动学员培训的积极性,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注重培训纪律的严肃性,提高培训的约束性。为了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约束力和实效性,建立完善调训制度、办班申报制度、跟班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评选优秀学员制度、干部学习档案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员严格遵守。同时,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工作机制,即调训单位、施教单位、学员班委会密切配合,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机制。调训单位负主管责任,施教单位、学员班委会按照调训单位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配合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另外,按照“以考促训、以考促学”的方针,针对培训内容科学设定评估指标,每期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学员进行测试,检验学习效果,考试成绩、位次予以通报反馈,形成了“培训—考核—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