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软硬结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26 20:38:45 点击率:38
增强硬件设施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从2013年起,每年对14个乡镇15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进行新建和重建。每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资金投入原则上不少于50万元,争取用五年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都有规范化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目标。目前,1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在全县开展以“强基层组织,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按照“6+7”体系制定规范内容。即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对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卫生系统、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等6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分别从领导班子、活动阵地、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台帐资料、组织活动、群众反映等7个方面细化规范内容、制定评分标准,每年对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项评定一次。三是筹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校。集中力量以特色亮点产业为依托,分别在南沙镇和赛刀村打造乡镇教学基地和村级教学点,创新抓好远程教育“建管学用”。南沙镇教学基地以远程教育站点为根本,教学范围向外覆盖周边乡镇,向内延伸至党支部和专业合作社。赛刀村教学点以党支部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重点培养种植(养殖)大户、乡土人才和产业致富带头人,培植发展村集体经济。
增强软件管理工作,凝聚党建工作合力。一是创新发展党员流程,严把党员入口关。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三调查、三公示、两票决、一追究”的“3321”工作机制,即对入党申请人前五年、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预备党员预备期综合情况进行调查,防止“带病入党”;对拟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人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支部党员大会对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进行讨论表决时,全部变公开举手表决为无记名投票表决,进一步发扬民主;对不能坚持党员标准、把关不严、违反党章规定和发展党员规定的组织和责任人予以追究失职责任。二是民主评议党员,严把党员质量关。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工作业绩等6个方面细化评议内容,根据农村、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等8个不同领域党组织的职责要求分别制定民主评议量化表,让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对民主评议的优秀党员给予表彰,对不合格的党员根据情况给予教育转化和组织处理。三是培养“明白人、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结合全县村“两委”班子成员实际, 从2013年起,全县每年培养90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为“明白人、带头人”,力争3年达到270名,实现138个村(居)委会2名左右。将“明白人、带头人”培训工作列入干部培训计划,每年参加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10天。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明白人、带头人”创业致富项目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创业致富工程项目优先给予安排。乡镇党委、政府每年与“明白人、带头人”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考核目标及评分标准》,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县财政给予每人5000元的资金奖励,并安排5万元扶持其所在村委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考核为不称职的,取消“明白人、带头人”资格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