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绿色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大党委”:“四联四圈”打造绿色智能装备制造“聚能环”
作者: 发布时间:2023/8/30 11:19:27 点击率:0
禄丰市绿色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大党委”:“四联四圈”打造绿色智能装备制造“聚能环”
近年来,云南锦润数控有限责任公司主动融入禄丰市委关于成立产业链“大党委”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坚持“组织联建、队伍联抓、问题联办、资源联享”,着力打破企业壁垒、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服务体系、携手共驻共建,打造发展共赢“聚能环”。绿色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大党委”现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6个,共有党员58名。
组织联建打造红色“党建圈”。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以绿色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大党委”为“红色引擎”,构建“1+M+N”的组织体系,成立1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总支,下辖锦润数控党支部、泰联泰富联合党支部等“M个党支部”,设置铸造熔炼、加工组装等“N个党小组”,覆盖链上企业49家、党员58名,实现了党组织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发展强在链上,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二是提升规范化水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调度党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工作难题,形成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风险共担的良好格局。三是突出品牌化创建。深入推进“一链条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打造了集党建、工青妇、统战等为一体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开设红色影院,开展“传承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千人唱红歌”等形式多样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带群建共同促发展,让红色成为产业发展最亮的底色。
队伍联抓赋能优质“人才圈”。一是建强书记队伍。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体制,实行党支部书记与链上企业管理人员同步培养,实现党总支书记与链上企业负责人“一肩挑”,及时跟进学习党的理论主张,有效提升党组织书记的主责意识和履职能力。二是建好党员队伍。推行“党员共育+人才共培”模式,注重把链上高技能人才、骨干分子、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先后吸引13名35岁以下技术骨干向党组织靠拢。大力推行“四岗三示范”产业发展先锋创建,设立管理服务先锋岗2个、生产技能先锋岗1个、市场营销先锋岗1个、科技研发先锋岗1个,亮身份、做表率,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铸就良好业绩和口碑。三是建优人才队伍。坚持以事业“引才”、以待遇“留才”、以制度“育才”、以心胸“容才”,高薪引进外聘专家8人,定向培养专业研发人员15人,以开设专场招聘会、公众号招聘专栏等方式招纳人才1000余名。企业员工中现有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28人,获专业技术职称资格600余人,平均年龄40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问题联办构筑高能“治理圈”。一是困难诉求一网通办。以企业党组织为立足点,将集群划分为3个网格,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1至2名红色服务专员,党组织在网格内联动,对企业诉求、员工需求即接即办、联动回应,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切实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企业管理的“神经末梢”。二是党群联合一体协作。充分发挥党员、工会会员、共青团员、妇女委员、高校毕业生的带动作用,常态开展纠纷调解、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发展重大事项决策,营造共同参与治理、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三是以廉兴企一贯到底。紧紧围绕“清廉企业”建设目标和“5943”工程落实要求,设立党员监督岗3个、“清廉车间”2个,打通党员专线对接客户回访和顾客投诉等服务,使清廉从业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清廉文化融入企业日常工作,形成崇廉、倡廉、促廉、践廉的良好氛围。
资源联享搭建有力“保障圈”。一是政企联动促发展。聚焦企业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园区党工委、属地乡镇、市级部门共同搭建政企互动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项目对接、融资贷款、人才招引等配套服务;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作用,对上下游企业在技术、市场、硬件等方面进行帮扶,促进链上企业抱团发展、整体提升。二是集成服务提质效。新建100平方米政务服务阵地,配备一体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集成商事税务、医保社保、房产、水电气暖、审批事项在线申报等各类高频政务事项20余项,全流程“一站式”快速审批,避免办事企业、员工“两头跑”。三是帮扶助困暖人心。发挥数控产业创业孵化示范园阵地优势,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对接联系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坚持“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共识,在助学、助残、赈灾、扶贫等方面捐款320余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900余人,97名脱贫户劳动力进厂务工,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分流人员235人,做到“帮”在难处、“暖”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