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引领强村路,小米葱闯出大市场——五街镇老厂村着力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作者:中共南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杨庆文 发布时间:2018/10/8 18:00:25 点击率:0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更是强村富民的根本。2017年以来,南华县五街镇老厂村党总支勇立新时代潮头,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股份制为基础,以贫困群众增收为中心,引导群众发展德国小米葱种植,探索出了党建+合作社+基地+公司+贫困户”的村级体经济发展模式,带领全村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为全县发展村级集经济和脱贫攻坚提供有了强有力的示范带动。
一、基本情况
老厂村位于南华县五街镇东部,是全县未脱贫的1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79人。多年来,全村产业发展小散弱,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烤烟和冬早马铃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差,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群众增收难。2017年,村党总支引入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入驻老厂村委会推广德国小米葱种植,共投入资金152.8万元,高标准集中连片种植德国小米葱208亩。2018年6月至8月共出售德国小米葱5次260吨,按0.25万元/吨计算,实现收入65万元。全年预计实现产量1500吨,按0.25万元/吨计算,预计实现收入375万元,利润75万元,其中:村集体实现收入22.5万元,公益事业计提7.5万元,入股党员及村干部、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分红22.5万元,贫困户分红22.5万元。据预测,2018年贫困户户均增收9205元,其中:户均分红2205元,户均实现地租857元,户均实现打工经济收入6143元。
二、主要做法
(一)党组织“把方向”,筑强战斗堡垒。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增收是关键。近年来,老厂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强堡垒、夯基础,培产业、促增收,将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统筹谋划,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村党总支带领村组干部、部分党员赴水肥条件、气候、土壤相近的双柏县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寻求发展机遇。在了解到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德国小米葱种植项目市场前景好、价格稳定后,多方协调,成功引入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入驻老厂村委会推广德国小米葱种植。村党总支切实发挥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总结出 “党建+合作社+基地+公司+贫困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成立南华县富农种养殖合作社,并成立老厂村富农种养殖合作社先锋党支部,由一名村党总支委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确保了党组织对公司、合作社和协会的领导。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近年来共投入1256万元完成了老厂村乡村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易地扶贫集中搬迁等项目。全村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德国小米葱规模化种植、运输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党员“立标杆”,树强先锋形象。合作社党支部把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开展“学政策理论、学实用技术、学经营管理,争做群众贴心人、争做致富带头人,争做产业领衔人”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争”活动。在小米葱基地建设过程中,实行新项目党员先上、新技术党员先学、新品种党员先试,让党员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为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广大党员踊跃带头入股合作社31.8万元,其中: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各入股10万元,其他村干部入股5万元,部分党员入股1万元以上。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98户贫困户(含已脱贫出列)打消了疑虑,以5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经过多方努力,共筹集资金152.8万元投入到德国小米葱产业发展中。通过合作社把党员和干部同贫困群众进行捆绑帮扶脱贫,与合作社共担风险,建成共同致富的利益共同体,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党员和干部的“创业之家”,基地成为党组织的“创业示范基地”。
(三)合作社“管经营”,培强集体经济。村党总支及时注册了南华富农种养殖合作社,作为老厂村德国小米葱规模化种植项目的实施主体,实施市场化运作。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科学制定合作社管理体系,正确处理党组织与合作社发展的关系,严格按合作社规章制度办事。合作社从2个小组82户农户中流转土地208亩,签订合同10年,租金每亩每年1000元。与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10年,价格为0.25万元/吨,实行保护价收购。在此基础上,把贫困群众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开展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同时,制定了股份制利润分红办法,村集体经济收益、计提公益事业、村“两委”及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入股、贫困户收益分别占利润的30%、10%、30%和30%。将州人大、县委组织部等部门帮扶69万元建设的小米葱基地基础设施以“红色股份”的形式入股到合作社,按占合作社资产比例分红,形成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小米葱收购企业按每公斤小米葱0.05元返还村委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两项收入老厂村每年可增加20万元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得到增强。目前,五街镇老厂村通过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将德国小米葱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并争取打造美国味美多食品企业种植基地,呈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脱贫效益多赢的生动局面。
(四)贫困户“主动干”,增强内生动力。围绕2018年“村出列户摘帽人脱贫”的目标,把实现贫困户增收放在首要位置,深入研究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让贫困群众受益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形成“党组织领着干、合作社带着干、全社会帮着干、贫困户主动干”的合力攻坚局面。通过土地出让挣“租金”、入社就业挣“薪金”、年底分红挣“现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土地租金,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共流转土地208亩,群众每年增加收入20.8万元,其中: 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流转84亩,每户平均流转土地2.1亩,每年每户增加土地租金收入2100元。打工收入,老厂村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小米葱种植、管理、收割等。2017年12月项目建设至今,已提供就业岗位210个,常年用工在70人左右,人工工资支出52万元,平均人均工资2600元,其中:贫困户150人,平均打工收入每人2760元。入股分红,村党总支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将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不少于入股资金的10%进行分红,为全村贫困户脱贫形成了重要的可持续经济来源。
三、启示
新时代呼唤新的集体经济,新的组织和产权制度安排要与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老厂村“党建+合作社+基地+公司+贫困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有五条基本经验:
(一)必须发挥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构建“政经分开”的治理体系,村党总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发挥服务职能,合作社发挥管理运营职能。老厂村党总支统揽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局,抓协调、抓谋划、定原则、议大事。项目实施后,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村党总支说话更管用了。
(二)必须因地制宜定位发展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要以股份合作为纽带,促进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打造利益共同体。老厂村小米葱产业发展中,有效利用了当地的资源禀赋,契合了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三)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农户与合作社、协会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抱团闯市场,从而形成整体效应、规模效益。老厂村以南华富农种养殖合作社作为实施主体,实施市场化运作。同时,与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实施订单农业,有效避免了市场风险。
(四)必须形成品牌意识。农产品品牌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承载着历史、文化、责任、诚信、安全等内涵。元谋林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育苗、施肥、农药、田间管理四统一,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老厂村优质的水资源、空气、气候、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所列一级标准,为德国小米葱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形成了独特地域品牌。
(五)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老厂村小米葱产业发展中,把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和贫困户的利益有效链接,特别重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