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入选“彝乡英才”优秀人才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9/3/19 16:33:54 点击率:0
编者按:2018年7月11日,州委办公室下发了《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彝乡英才”培养工程8个实施办法的通知》(楚办发〔2018〕13号),南华县及时制定下发了《南华县“彝乡英才”培养推荐工作实施意见》,切实抓好“彝乡科技领军人才、彝乡科技领军人才、彝乡电商创业人才、彝乡文化名家、彝乡教学名师、彝乡名医、彝乡名匠、彝乡企业家”等8类专项人才的培养工作。经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全州155名优秀人才入选楚雄州首批“彝乡英才”,我县共有8名优秀人才分别入选彝乡电商创业人才、彝乡教学名师、彝乡名医、彝乡名匠、彝乡企业家。为树立典型、褒扬先进、弘扬正气,现将8名“彝乡英才”先进事迹编印下发,供全县各级各部门学习。
“彝乡名医”先进事迹
任斌,男,汉族,1966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南华县龙川镇人,1989年7月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09月任主任医师。先后在南华县沙桥中心卫生院、南华县中医医院工作,2007年1月至今任南华县中医院院长。
任斌同志从事中医临床及管理工作29年来,能解决中医内科、针推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工作。熟练应用毫针补泻、电针、推拿、电磁疗法、穴注、梅花针、罐法、灸法、离子导入、颈腰椎牵引、康复及各种理疗技术等以及其适应症;学术上,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多篇荣获州、县科技进步奖,论文《特殊穴的临床应用》在全省针灸学术研讨会上作为教材讲述,并在全省推广。曾代表全省青年科技人员出席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被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云南省名中医”称号,两次被州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14年破格评定为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
“彝乡教学名师”先进事迹
段习发,男,1976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199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龙初级中学教务主任
该同志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21年,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讲究师德,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推行新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所教班级成绩得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在1999年全省中考统测中,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以129分的平均分居全县第一名;在2000年全省中考统测中,所教的班级数学平均分以134分再次刷新,仍居全县第一名;多年来,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在全省初中学业水平统一检测中位列全县前列;积极参加州、县课堂教学竞赛,并多次获奖。多次被省、州、县表彰为“优秀教师”,获得州级“优课名师”、“楚雄州第一届骨干教师”和“彝乡数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彝乡名匠”先进事迹
王自朝,男,彝族,1978年12月出生,大专学历,南华县马街镇诸葛营村委会塔甸村民小组人。2001年4月进南华茂森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冶金工程师、环保工程师。工作17年,他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班长、车间主任、生产部经理,负责生产技术、环保、安全管理工作,现任南华茂森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环安办主任。
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学习总结,以务实的精神学习钻研有色冶金专业和相关技术知识,业务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总结,采用多段脱氯技术和采用硫酸铜除铁技术,突破生产技术瓶颈,破解生产难题,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87万元;建成了年处置1.5万吨废弃资源(冶炼烟尘、渣等)能力的项目,取得固体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使公司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同时,在工作中,攻克解决处理氧化锌原料和烟尘(渣)等废弃资源在综合利用生产中的一系列工艺技术难题,成熟掌握了从废弃资源中回收利用多金属的生产工艺技术;参与从多元素难处理冶金废渣中提锌的方法和从高杂质低品位的复杂氧化锌粉中提取锗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项;参与冶金工厂雨水分流循环利用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九项的研发和申报。由于业绩突出,被州人民政府授予“楚雄州第八届劳动模范”称号,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获得州、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公司评选为“先进个人”。
丁兰英,女,1978年5月出生,小学文化,中共党员,南华县红土坡镇龙谭山村委会葫芦口村民小组人,现任楚雄州彝族刺绣协会副会长;云南楚雄传承彝绣“妈妈制造”合作社社长;南华县咪依噜商品协会副会长;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总经理。
凭借之前在创业经验和到深圳服装厂务工的经验,2013年,她大胆创业,在县城开起了刺绣店;2014年扩大生产规模,注册了加工厂,投资60多万建起电脑绣花机生产线三条及10台加工生产机械。在持续做好传统刺绣的同时,她大胆创新,将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品逐渐改良成为大众的、时髦的消费品,将民间手工刺绣工艺品在传统与艺术的结合中实现最大价值。她注重绣品质量,绣品供不应求,旗袍、手拿包、各种挂件和小饰品等已经出省出国。
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彝绣培训,为农村妇女传授技能,累计开展彝绣培训82期5824人。与此同时,她以自己的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为平台,先后带动农村绣女4600多人从事彝绣行业。目前,她创办的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有固定职工26人,长期合作的绣女836人(其中:残疾人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4人)。2018年销售额达到692.8余万元,利润65.6万元;2018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利润71.3万余元;今年截止到一月上旬,已交付14.2万元的订单,现在还有30余万元的订单正在生产加工之中。她创办的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被相关部门列为“扶贫车间”、“中国妈妈制造合作社”、“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彝绣文化传承培训基地”和“楚雄技师学院培训中心南华彝绣培训基地”。
“彝乡企业家”先进事迹
杨贵生,男,白族,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大理鹤庆人。有色冶金高级工程师,现任南华茂森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一位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精神的优秀人才和企业家。九十年代初期公务员辞职下海经商,于2001年创办了南华茂森公司。一直秉承“诚信、创新”的信念,严保产品质量,注重信誉,公司保持了16年不减、停产,薪酬逐年递增10%以上。充分利用所学的冶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带头开展技术研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三年来投入研发资金1038万元,完成技术工艺开发项目50余个,创利税1062万元。同时,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大众创新,对职工上百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累计发放奖金40余万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楚雄州第七届劳动模范”、“楚雄州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楚雄州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楚雄州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楚雄州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先后担任楚雄州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楚雄州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楚雄州第四届总商会副会长。
南华茂森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废弃资源冶炼烟尘(渣)和低度氧化锌粉为原料,综合回收锗、铟、锌、铅、银、镉等多种稀有有色金属的民营环保企业。在他的带领下,现已取得和拥有1.5万吨废弃资源(冶炼烟尘、渣、氧化锌等)的固体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和处置能力,产值1.2亿元,员工146人。公司先后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创新型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云南省著名商标的认定;以及“楚雄州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公司对冶炼烟尘和废渣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王灵建,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浙江台州人,现任楚雄州恒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1年成立了楚雄州恒麟建材有限公司,占地面积71.4亩,注册资金4227万元,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建材企业。
王灵建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企业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己任,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以“打造专业、绿色、环保的当地知名企业”为目标,经过不断的变革创新,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人才技术优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逐年增长,品牌知名度强势提升,已成为技术现代化、产业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的龙头企业。公司目前设有两条生产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和蒸压灰砂标砖生产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全州新型墙体材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公司连续4年被云南省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评定为“先进单位”和“墙材会员单位”;公司研发的十一个项目获得专利证书并在其他企业推广。同时,公司多次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民营经济先进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先进单位”、“投资增长企业”、“稳增长上台阶企业”,被省、州认定为“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州级企业技术中心”。王灵建被省工信厅入选“云南省专家人才库”专家人才;2017年被州工信委聘任为评审专家人才,参与州级“成长型中小企业”、“财政扶持资金项目评审”、“州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审认定工作。
张永忠,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姚安县光禄镇江尾村人,2009年5月投资1830万创建云南华香源香料有限公司,现任云南华香源香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秉承“抓质量、重信誉”,客户订单纷纭而至,桉叶素产品在市场上已供不应求;2017年投资1200多万元,进行桉叶素厂房及生产线的建设,次年11月建成,年产量达800吨。目前,公司总资产达1个亿,员工30余人,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国内外香料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在企业管理中,坚持“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度,全面推行多劳多得,工效挂钩的工薪制度,车间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注重员工能力提升,每周组织一次培训学习,并选派部份优秀员工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或到友邻居单位学习考察,培养了一大批的生产技术人才。积极探索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使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向当地税务局上缴税费达525万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热心公益事业,每年开展爱心捐助,为贫困地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公司先后被省财政厅授予“云南省省级成长中小企业”称号,被省林业局授予“省级龙头企业”称号,被省林业产业协会认定为“松香分会理事单位”,州林业局授予“楚雄州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称号,张永忠被州、县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工业企业家”。
“彝乡电商创业人才”先进事迹
周忠华,男,1984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南华县沙桥镇山厂村委会海梢村民小组人,1995年8月参加工作,2005年退役回乡,2007年大学毕业,现任南华县华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团队成立初,主要从事网站建设,为企业建立网站,帮助企业做好网上宣传;2015年,开始与阿里巴巴等业内知名品牌合作,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业务,且业绩良好;2016年,南华华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平台正式上线,以自主研发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不断丰富整合电子商务各项功能,相继推出了APP商城、社交软件等一系列产品,成为彝乡优秀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近年来,公司以双平台为核心资源,结合南华县野生菌美食及南华县核之乡等项目,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程运营支持。
公司充分利用南华农产品资源,特别是核桃、野生菌等农产品,创建阿里巴巴企业店铺;依托鸿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南华农产品销售,尤其是贫困户农产品网络销售。截至2018年底,公司网络销售额达358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淘宝店销售额50万元、微信端销售额308万元。同时,为推动南华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南华县当地农产品及土特产网络销售,解决传统行业进军电商面临技术难、管理难、营销难的问题,公司开展了南华县农产品品牌创建示范区项目电子商务培训10批次约600人次,为南华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突出贡献,积极带动南华小微企业跨跃式的发展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