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搭建“五大平台”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作者:钱彩平 发布时间:2015/6/30 8:11:14 点击率:1
近年来,武定县结合山区、民族、宗教的特点,坚持注重预防、教育为先,积极探索立足全党、面向社会、符合县情、贴近时代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路子,通过抓好宣传阵地、深度教育、特色资源、示范带学、制度保障“五大平台”建设,营造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良好氛围。
搭建宣传阵地平台,让廉政宣传“动”起来。一是地方资源“示”廉。通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武定手机快讯》发送廉政格言警句、廉政法规和廉政信息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媒体作用,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反腐倡廉立体宣传模式。二是内外合力“宣”廉。建立纪检监察信息宣传员、反腐倡廉网络评论员、舆情信息员队伍,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和网络舆情研判。
搭建深度教育平台,让干部学习“活”起来。一是坚持抓好党纪教育。近年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先后组织全县5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党纪政纪法纪”三纪培训、“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二是坚持抓好警示教育。各单位每年都组织党员干部到县廉政教育基地、州廉政教育基地、楚雄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并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三年来,开展正反典型教育553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9000多人次。
搭建特色资源平台,把民族文化“亮”出来。一是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以县廉政教育基地、中共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滇北工作团地下交通站旧址等为依托,深入挖掘和整合本地廉政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廉政教育活动。二是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廉政文化元素,广泛开展反腐倡廉文艺作品创作,创作廉政小说、散文、舞蹈等作品400多件,编印成《武定县廉政作品集》,《武定县廉政勤政 群众诉求日志》等一批廉政教育书籍,供党员干部学习。
搭建示范带学平台,把身边典型“树”起来。一是廉政文化示范点“倡”廉。以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积极创建州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县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二是主要领导带头承诺“守”廉。县委常委通过县电视台向社会公开作出“三严禁”承诺,承诺不收送礼金礼品、不利用职务影响借机敛财、不利用职务便利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县级领导的带动下,县级35个窗口单位、服务部门主要领导代表本单位,按照各自服务的范围,将单位职能职责、年度工作目标、重大工作任务、为民服务举措等通过县电视台向社会公开承诺,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搭建制度保障平台,把特殊权利“关”起来。一是实施“阳光用权”工程。通过规范流程、依靠制度、公开承诺、强化监督、责任追究等措施,逐步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二是推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定实施《武定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施办法》,将全县11个乡镇、64个县管单位和5个垂直管理单位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透明运行情况通过武定信息网“权力公开”专栏和武定县纪检监察网“阳光用权”专栏向社会公开,编制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以及廉政风险点等并接受公众满意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