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同心 其利断金——武定县勠力同心发挥五个方面作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者:武定县委组织部 李进财 发布时间:2019/4/25 17:38:22 点击率:1
武定县有基层党组织1605个,党员15283名,各类人才21469名,公职人员5724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武定县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抓手,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担起脱贫攻坚“千斤担”,打通了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赶超跨越的内生动力,实现干群齐心决战脱贫攻坚。
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引领作用,铸实脱贫攻坚“主心骨”。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执行脱贫攻坚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履行统筹抓总责任。分管领导专职专责,专抓脱贫攻坚。县处级党员领导担任乡镇第一书记,所有处级领导挂乡包村联户。建立了县、乡、村10类干部抓脱贫任务清单,县、乡、村干部对脱贫攻坚“共同负责,失职追责”。二是及时调整强班子。每半年对乡镇、村班子进行研判,表现一般的干部诫勉谈话,抓落实不力的降级使用,不在状态的就地就近调整,不搞“改非”“农转城”等变相调整,共调整乡镇长2名、分管领导2名、村干部26名。重视村干部选配,任用村组干部必听驻村第一书记、挂包部门意见,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从县级机关、乡镇下派或异地交流担任。三是制度留人稳军心。加大空编补充力度,近三年招考公职人员204名。除组织调整外,在乡镇工作不满5年、调动后空编超过10%、乡镇未脱贫出 列的人员一律不得调动。下发了《关于清退县级机关事业单位抽调借用乡镇工作人员的通知》,从严控制借调人员,保持脱贫一线工作队员稳定。四是提拔重用激热情。出台了《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下发了《关于选派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充实乡镇工作力量的通知》,选派11名机关干部到乡镇工作。每年从脱贫攻坚一线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和提拔的干部不少于年度后备干部库、提拔总数的50%。干部提拔使用、晋升职级,必听扶贫部门、挂包村组意见,并开展挂包帮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低于90%的一律取消提拔或晋升资格。2015年至今,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56名。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村(社区)五职补助每月增加1000元,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和组长补助每月增至100元。做到了让冲锋一线的干部苦有奔头、干有希望。五是表扬激励聚合力。出台了《十个“十佳”推荐评选办法(试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红黑榜”实施方案》《关于践行“十六字”精神 开展“和谁比、向谁学、赶上谁、超越谁”晒目标清单活动的实施意见》,表扬了“担当作为”干部30名,“十佳”干部99名。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一是抓实重点促脱贫。出台了《关于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C、D级危房改造三项工作组织化程度的实施意见》,通过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中,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规模化。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发动作用,实施“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1户”工程,转移贫困劳动力42003人,转移就业率达64.8%,实现就业扶贫建制化。发挥党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和CD级危房改造实施前的宣传发动作用、实施时的跟踪服务作用、实施后的发展保障作用,实现农危改安全稳固化。二是规范化达标强堡垒。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按每年不少于35%的比例,开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实现了528个党支部(总支)达标。三是党建引领促发展。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贫困户”的模式,每个村有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党员与贫困户实现“1+N”结对发展,每名务工党员至少帮带2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每个乡镇打造3个以上、每个村打造2个以上抓党建促脱贫示范点,表扬了“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29个。整合各类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全县12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四是党员带头树先锋。发挥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每月动员本村组群众至少开展1次环境卫生整治。抓实“万名党员进党校”工作,每年20%以上的普通党员到乡镇以上党校接受不少于3天的集中培训。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把党员脱贫攻坚的表现实现积分量化,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注重激励表彰,表扬“脱贫攻坚先锋”94名。五是领头雁工程选能人。培养致富带头人462名,每名致富带头人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与云南开放大学合作,实施村干部能力和学历提升行动,有366名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参加大专班学习。在11个乡镇成立了“青年人才党支部”,从初中以上文化、35岁以下年轻人中培养了2038名后备干部和194名入党积极分子,破解了农村党员和干部老龄化问题。
发挥挂包部门和帮扶干部的帮扶作用,锤炼脱贫攻坚“硬作风”。一是挂包部门责任清。分年度制定了挂包部门和帮扶干部责任清单,年底按清单逐项考核。每个部门按在编10%的比例选派驻村队员,由实职科级领导干部担任队长(第一书记)。17个行业扶贫部门均成立了脱贫攻坚办公室,编制了行业扶贫总体规划、年度脱贫计划,明确了1名班子成员抓脱贫攻坚。二是帮扶干部责任明。帮扶干部联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持稳定,不因工作变动而调整。推行“帮扶日”制度,确定每月最后一个双休日为“帮扶日”,挂钩联系的县领导和帮扶单位负责人每月1次、帮扶干部每季度1次深入所挂的村组开展“帮扶日”活动,通过一户一策制定、落实帮扶措施,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感受真心真情,把群众的心拉近捂热。出台了《武定县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制度》,各级干部定期报告帮扶工作。三是责任捆绑考核严。实行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挂包部门与乡镇村脱贫成效捆绑考核和脱贫攻坚绩效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将脱贫成效作为单位和干部评先推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以脱贫成效检验干部成绩,真正让扶贫业绩为干部说话,干部用扶贫成效说话。
发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示范带动作用,锻造脱贫攻坚“冲锋队”。一是抓好选派强队伍。所有村一村一队,每队3—5人,选派队员566名,科级领导任第一书记,工作与单位完全脱钩,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村,服从乡镇管理,参加所属村组织生活。二是强化培训提素质。建立培训考试制度,县级每半年1次、乡镇每季度1次开展驻村工作队员培训,2018年县级共开展培训68场次,参训人数达4755人次。每月开展1次政策水平测试,成绩在乡镇公示,通报至派出单位。三是严格考核出实绩。制定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任务清单,按季将任务细化量化到人。实行政策考试、在岗督查、工作报告制度,全员安装手机APP,强化队员管理。制定具体、细致的考核指标,每季度由乡镇进行考核,考勤和考核结果报县联席办,通报至派出单位,倒逼驻村工作队真蹲实驻、真帮实促、发挥作用。执行最严的召回制度,约谈提醒单位11家,调整撤换驻村工作队员51人,召回2人。四是严管厚爱激活力。严格落实驻村扶贫工作专项补助资金、工作经费和工作队员食宿补助等政策。2018年落实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副总队长工作经费各10万元,117个贫困村工作队长工作经费117万元。为566名驻村队员配发“为民服务包”“驻村记录本”。春节前走访慰问工作队员20人,发放慰问金13000元。选派单位每年组织工作队员开展1次体检,购买意外伤害险,为驻村队员提供工作、生活、住宿等必要条件,营造安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激发驻村工作队工作热情。
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活脱贫攻坚“动力源”。一是强化宣传转观念。办好云岭夜校、新时代讲习所、道德讲堂,每半年全覆盖开展宣讲,印发《致全县贫困户的一封信》,用小广场大喇叭每天播放脱贫政策和新闻时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脱贫攻坚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在中小学开设“自强、诚信、感恩”公开课,教育学生树立脱贫光荣意识,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引导家长。二是尊重主体激动力。所有项目选择和帮扶措施制定,100%听取受益群众意见;公共项目的实施,100%让受益群众监督;到户措施的落实,100%确保受益群众参与。改进帮扶方式,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动员群众参与工程实施,不大包大揽、发钱发物。让群众参与决策、参与实施、参与监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增强获得感。三是抓实培训促增收。按照技能培训与产业结合、与就业结合、与增收结合的要求,有效整合分散在扶贫、农业、科技、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培训项目,以群众“点餐下单”,基层党组织“下厨配菜”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每个贫困劳动力接受1次以上培训,学会至少1项实用技能,每个家庭有1人稳定就业。实现劳动力就业培训全覆盖、提供岗位全覆盖、跟踪服务全覆盖,让贫困群众搭上劳务输出“致富快车”。四是移风易俗树新风。建立帮教机制,召开户长会、群众会,帮教争当贫困户、好逸恶劳的群众。每村至少成立1个红白理事会、村务管理协会,逐村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消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五是培树典型树标杆。县、乡镇、村、组分级建立“脱贫光荣榜”,张榜表扬自力更生脱贫典型,通过户长会、广播播报、电视专栏等宣传脱贫事迹,让贫困户学有榜样、赶有标杆、做有示范。2018年从贫困户中评选表扬了“脱贫光荣户”89户,从非贫困户中评选表扬了“自力更生光荣户”85户。
武定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五个方面作用、提高三项工作组织化程度、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建设、晒目标清单等做法多次获省州主要媒体和《云南组工通讯》等专题报道,相关成果在脱贫退出核查和扶贫成效考核中充分显现。全县共减贫20420户79587人,5个贫困乡镇、51个贫困行政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32.88%下降到2018年的9.88%,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