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纯德:村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作者:冯自科 发布时间:2023/3/24 16:20:05 点击率:0
今年68岁的永仁县维的乡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尹纯德,是维的中心小学退休老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31载,如今他桃李遍天下。退休后,本是儿孙满堂,安度晚年之时,尹纯德却想着为村里做点实事,他先后担任维的乡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维的乡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维的乡老年体协主席等职务。
“尹纯德是我的小学老师,看着我们长大的,他就如同我们村民心中的‘定海神针’,村里的发展有他们老党员把脉定航,我们工作的方向才不会偏航。”维的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娅丽说。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2年10月开始,永仁县在全县开展旱厕改建工作。根据安排,厕所要建到室内。但对于用惯了旱厕的村民来说,这完全改变他们的如厕习惯,且在村民的观念里,厕所是不卫生的,把厕所建到室内不吉利。此外,改建冲水厕所,不仅需要前期投入,后期还需支付水费等。因此,很多人有抵触情绪。
接到任务后,维的乡村“两委”开了多次动员会,但村民普遍持观望态度。村“两委”找到尹纯德,并联合维的乡退休人员党支部召开会议想对策、出思路。
随后,尹纯德等老党员带头进行旱厕改建,并与村里的工作组一起到村民家中作宣传动员。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陆续跟着动起来。“有了老党员作表率,维的村旱厕改建工作不到半年就全部完成,在全乡算比较早完成的一批。”维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和金菊说。
从2006年退休至今,由尹纯德等老党员带头做的实事还有不少。为美化乡村,老党员们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等系列活动,为维的村建设绿植点65个,并负责监督村庄道路卫生。不久前,村里组织修建路边栅栏,尹纯德带领村里老人义务出工编了几百米的篾栅栏。
如今,走进维的村,村容干净整洁,村中老屋墙面挂了不少由老同志们亲手彩绘的簸箕挂画,给村庄增添了别样的美。
助建乡村文明好风尚
作为村里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年协会的负责人,尹纯德始终注重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年人工作,在全村营造孝老爱亲、睦邻友好的乡村风气。村里困难家庭娃娃上学、老年人生病等,尹纯德都会组织人员定期看望,并给予一定的钱物资助。
为发扬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每年重阳节,尹纯德所在的老年协会都会联合村委会开展隆重的表彰活动,奖项设置有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好丈夫、好儿童、老有所为等多种,此项活动已在维的村连续开展了15年,累计受表彰个人达280多人次,用身边榜样激励村民讲文明、树新风。
做为维的乡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尹纯德带领老年大学的成员和村民组建3支文艺演出队,除了组织村民进行文艺演出排练外,还结合当地悠久花灯文化资源的优势,挖掘村民身边的故事,自编自导了“拆墙”等多个花灯剧目。通过将邻里和睦相处、孝老爱亲、子女教育、乡村建设等题材等编成村民喜闻乐见的花灯剧目,每逢春节、重阳节等在村里进行表演,编排的一些节目还被选中到永仁古城和邻乡的“樱桃节”等不同场合演出,在丰富村民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助推了当地花灯剧的传承。
在潜移默化中,维的村形成了浓厚的孝老爱亲、和睦相处氛围。2015年,维的村荣获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文明村”称号。
协助服务村民发展产业
早年间,维的村村民主要靠传统种养业为生,收成不好,致富路子不宽。后来,乡里推行以板栗和烤烟等为主的经济林木种植,由于管理不当,效益不明显,村民认可度不高,相关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为此,以尹纯德为首的退休人员党支部提出了“党支部协助服务产业发展,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思路,积极协助村里谋划产业发展,并动员村民开展板栗和烤烟种植。
为提高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尹纯德带领老年大学策划开办“科普班”,动员村里的160多名户主成为科普班学员,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板栗和烤烟的技术等。每年,科普班都会定期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和种植能手等,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进行授课,内容涉及烤烟种植、板栗树修枝等方面的技术。今年2月,科普班组织了一场以“科学栽种烤烟”为主题的培训,手把手教烟农科学种烟,提高烤烟品质和产量。为拓展群众致富路,尹纯德还自行探索种植花椒树。
在以尹纯德为首的退休人员的积极推动下,有效提高了群众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目前,维的村的板栗和烤烟产业已初具规模,烤烟栽种面积已由脱贫攻坚前的不到1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800亩,在烤烟种植户中,最多的一家年收入达18万元;而板栗树栽种面积已突破2000亩,人均栽种两亩,2022年每棵板栗树为村民带来300元的增收,收入最多的一家,仅板栗树一项就增收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