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万企兴万村”永仁行动新样板
作者:陈德 李文祥 发布时间:2023/6/15 11:31:28 点击率:0
万企兴万村,乡村更振兴。近年来,永仁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转化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化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实际行动,全力打造“万企兴万村”行动永仁新样板,涌现出了哲林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先进典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和政府有号召,国家和人民有需要,民营企业有行动”。
坚持党建赋能强引领,把稳永仁行动“方向盘”。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坚持党对非公经济组织的领导,大张旗鼓在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小县要有大作为 小县要有大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90多场次,以思想破冰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大力弘扬“永远当仁不让”的永仁精神,争做“四个典范”企业家。以“诚信守法经营,坚定发展信心”为重点,深入持久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鼓励企业提振发展信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发挥民营经济人士在永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担当和新作为。二是健全基层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坚持把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纳入基层党建总体谋划、列入重点任务清单、纳入党建年度考核,建立完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依托建等形式,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74个,覆盖213家企业,实现工商联执委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2.3%,所属商(协)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开展永仁县统战人士培训班2期、联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14期768人,举办3期永仁县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学习交流论坛。全面实施融入攀西成渝“承接跟跑”专项行动,组织20余名企业家到攀枝花市开展观摩教学和招商调研。充分发挥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103名企业员工参加“绿美永仁”行动义务植树60亩,开展“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42次,村企合作216次,45个产业党支部带动379个合作社提质发展。哲林公司“万企帮万村、帮带促发展”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载。
强化统筹联动聚合力,吹响永仁行动“聚集号”。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县委、政府及时召开全县“万企兴万村”启动会,向全县民营企业发出动员令,吹响永仁行动“聚集号”。同时,县委专门成立“万企兴万村”永仁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万企兴万村”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责任考核、重点任务清单和狠抓落实办督促检查。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实行一个机构抓联席,一个方案明任务,一套机制解难题,一批联建夯责任,一套政策强保障,一本台账跟进度“六个一”机制,有效推动“万企兴万村”永仁行动扎实开展。三是突出示范带动。依托1个州级示范点、10个州级示范企业,13个县级示范村、15个县级示范企业,实行一企带多村、一村多企结对、多企带一村,全方位开展结对兴村行动。其中,以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为典型,采取“公司(三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全县发展芒果10.6万亩,产值达3亿元。以永仁云南兴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典型,发挥电子商务新业态线上线下平台优势,组织全产业链式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为10家孵化企业共提供23次孵化服务,销售额达231.1万元。以永仁幸福里社区劳务用工兴村为典型,通过建立产业工人租赁社区,每天可为驻地企业提供务工700人以上,实现当地年务工增收在2730余万元以上。以永仁彝绣产业协会为典型,通过商协会引导发展彝绣文化产业,培育彝绣企业10户、个体工商户68户、专业合作社6个,绣娘5000名,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3300万元。以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八届执委、永仁维的星火黑山羊合社社长袁春丽为典型,采取投放“循环周转羊”方式,打造“政协委员·我参与”“万企兴万村·我参与”的民营企业履行社会政治责任、有效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新型提质版,带动全县580多户农户实现养羊增收。
聚焦融合发展抓落实,彰显永仁行动“新成效”。一是坚持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立足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引导民营企业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建立链长专班制,以“产业链”串联“致富链”“振兴链”,将民营企业融合到全县22条重点产业链,集中精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冷链、营销、品牌为一体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加快推进全县特色水果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经济林果达53.6万亩,农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实现人均有8亩以上经济林果和1头牛的“非常8+1”计划,民营企业撑起了90%以上永仁兴村产业门类。大力实施水果产业“1+2”品牌战略,全县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6个,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2个,入选2022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产品8个。香橙沃柑、鲜食红樱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蜜露”在中国石榴博览会中获金奖。二是坚持就业带动与技能提升相结合。引导民营企业着眼构建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多位一体、多元互动”的结对兴村联系新机制,在全县推广发展合作农场28个,入股农户500余户,按照统一农资、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核算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小田变大田、农民变股东、个体变集体。聚焦产业工人培训和合作模式,以“幸福里”租赁社区为载体,把劳动力镶嵌在产业链上,聚焦产业工人培训和合作模式,以“幸福里”租赁社区为载体,把劳动力镶嵌在产业链上,通过“基地+社区”模式集中培训,积极开展“新农民大讲堂”,让传统农民成为了有技术、有组织的产业工人,将务工“游击队”变为了“正规军”。据初步测算,“幸福里”社区每年可提供近20万人次的用工流量,可实现4000多万的劳务收入。三是坚持企业帮扶与社会扶持相融合。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市场开拓能力、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快捷的信息资源等优势,实施定向帮扶,助解群众所需,激发和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2022年以来,全县851个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永仁行动,全县37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5个家庭农场绑定5855户21374人脱贫人口,成功发放全州首笔“金牛贷”800万元,累计发放6671.91万元,推广“富民贷”64户908万元,投入资金1.44亿元实施项目116个,民营企业捐资达60.61万元,打造了底么鱼、猛古腊、乍石等为代表的“四美”乡村示范点43个、美丽村庄15个。
服务“两个健康”树品牌,打造永仁行动“新样板”。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政治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州率先实现“跨省通办”和“一颗印章管审批”,在窗口服务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持续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大厅,积极推行阳光代办、局长坐班制,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队伍,永仁县营商环境考核由过去连续三年垫底一跃进入全州前三。二是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将服务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作为落实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重要抓手,大力践行“三化三法”“三个马上”,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22年2月22日,一场百年未遇的大雪突降永仁,哲林芒果种植基地2.5万亩近110万株盛花期芒果树冻伤殆尽,万亩芒果“压花”保证二次开花迫在眉睫。在这危急时刻,全县千余名干部群众组成志愿服务队分批次到基地为万亩芒果“压花”,救企业于危难,为企业挽回近8000万元损失。事后企业家说:“来永仁投资是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这里的营商环境绝对是一流的”。这一案例获评云南省首批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六个典型事例之一。针对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县委、政府积极搭建“幸福里”租赁社区平台,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变企业找工为社区送工,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平抑了劳务价格,避免了劳务市场的无序竞争,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没想到来永仁短短半年,就实现当年招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幸福里社区建成后,用工随叫随到,让我们又省心又省钱,为公司解决了大难题”。目前,这家公司建成2000亩基地后,又决定再扩建2000亩。三是积极开展典型培树。积极组织开展帮扶典型打造,让企业家帮扶有劲头、业内有声望、社会有地位。2022年以来,3 家民营企业获云南省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示范企业,1家民营企业获云南省“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评估奖,1名民营企业家被评为第六届楚雄州非公有制经济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1名民营企业家、1家乡镇商会、3名商会会员分别被评为楚雄州第三届光彩之星、优秀商会、优秀会员,2名民营企业家获评“楚雄好人”。
(县工商联 陈 德 李文祥)
下一篇: 永仁县绿美建设绘出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