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文娟 钱俞伶 发布时间:2023/9/29 10:53:08 点击率:0
今年以来,永仁县进一步调整优化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服务标准,积极探索审管分离,创新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向乡镇延伸,打造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乡镇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优化场所,完善服务功能。对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统一设置便民服务大厅,采取柜台式办公模式,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候休息座椅、饮水机、填表桌台及文具、意见箱等基础设施,群众等候区亲民化改造,增加老花镜、便民药箱、雨具、充电器等便民设施设备,配齐工作人员,审管人员集中办公,相关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规范上墙,群众服务事项醒目了然,办事程序简便直接,群众办事从以往“进多门、找多人、多头跑、来回跑”到“一门式办理”。
整合窗口,优化职能设置。对原来分设的服务窗口进行优化,整合归并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统一设置行政审批窗口和综合服务窗口。行政审批窗口主要对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民政、卫生健康、林业等领域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全科受理;综合服务窗口主要对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医保、残联等领域的非许可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全科受理。群众只需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即可办理所需事项,逐步解决原来单纯“进驻式办理”存在的“往返跑、多头跑、审批慢”问题。
精减人员,增强能力素质。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优化调整,将业务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优先安排在窗口服务岗位和审批岗位。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实行“无差别受理”,抓好审批人员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确保窗口人员均熟悉办理事项,审批人员依法依规审批,让窗口人员逐步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着力强化“管理人员、审批人员、帮办人员”三支队伍的管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的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培训和指导,引导群众“掌上办”“指尖办”,让数据多跑“网络”、群众少跑“马路”,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不出乡镇,满足群众“就近办”“马上办”的服务需求。
集中事项,再造办事流程。在7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加挂行政审批办公室牌子,将原乡镇站所分散受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和2023年乡镇明责赋权扩能工作赋予乡镇的部分行政职权依法分类整合到便民服务中心,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统一受理、办理各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乡镇办事“一个大厅全办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编制、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并对相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逐一进行梳理整合,在流程和时间上做减法,在服务和保障上做加法,扎实推进乡村两级帮办代办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办成事”。
目前,永仁县通过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管理,7个乡镇便民服务窗口平均减少6个,窗口服务人员由15名精减到4—8名,整体审批服务提速率最高超60%,群众办事需提交材料压减3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通讯员 文娟 钱俞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