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幸福里”社区走出组织化转移就业新路子
作者:董夏泓 张桂伟 徐邦恒 发布时间:2023/9/30 10:59:03 点击率:0
今年以来,永仁县“幸福里”社区坚持以产聚人、以人兴业,协同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难题,打造了企业招工与群众就业的“直通车”,形成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组织化转移就业新路子,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点赞。
近年来,永仁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但随着果品企业落地和大果园投产,“用工难”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永仁县以“幸福里”租赁社区为载体,搭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构建弹性精准用工新模式。同时,当好生活“小管家”,通过租赁盘活闲置校舍、敬老院、办公楼等资产,配套建设食堂、洗浴室、卫生间、洗衣房、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打造“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往返接送”的务工环境。目前,“幸福里”社区吸纳产业工人293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42人,县内务工人员1640人、县外务工人员1290人,累计为企业提供用工14.9万人(次)。
社区根据企业需求上门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保障,不断提高企业用工效率,吸引光筑农业集团等果业龙头企业落地投产,推动老化低效果园“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向精深加工拓展。通过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技术技能等培训,将务工“游击队”变为产业“正规军”。蓝莓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幸福里’社区建成后,用工只需一个电话,就可随叫随到,经过培训的工人素质普遍较高,让我们既省心又省钱。”目前,该公司在建成1800亩基地后又新建2200多亩。
社区不断健全完善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入股经营渠道,鼓励务工人员连片承包管理,引导企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让企业和务工人员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目前,社区60%以上务工人员月工资达4500元,部分晚间加班人员能到5000元,累计发放产业工人工资1937万元。来自永仁县维的乡的村民殷波说:“现在我和媳妇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8000多元,‘幸福里’社区吃住条件好且不用花钱,逢年过节还可回家与家人团聚。”
今年9月中旬在永仁县召开的全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全省人社系统将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牵引,打造云南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在各州(市)结合实际建设1至2个各具特色的“幸福里”社区,各县(市、区)按照“标准化建设、场地化落实、专业化运营”要求,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零工市场;建设以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乡镇和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支柱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通讯员 董夏泓 张桂伟 徐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