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擦亮民族文化品牌唱响“最炫民族风”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8/25 11:02:14
在刚落幕的“创意云南2017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德宏5县市的18家文化企业带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精彩的文艺演出,现场刮起了一股德宏最炫民族风,擦亮了德宏绚烂多姿的文化产业品牌。
借助文博会这一平台,积极向省内外和国内外展示德宏、推介德宏,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新常态下,不仅促进了德宏特色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还丰富了“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的文化内涵。
时针指向3年前。2014年,云南按照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确立了“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助推我州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州委宣传部、州文产办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活动,将属于德宏自己的“金、木、土、石、布”推向前台,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了德宏特色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实现了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德宏紧邻世界最大珠宝玉石资源国缅甸,是云南珠宝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市场、全国重要的珠宝原料进口和翡翠成品交易地。近年来,德宏珠宝文化产业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丰富载体,在珠宝文化产业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王朝阳、于丰也、董春玉、韩志高、李安、朱芳妤、王勇、杨相象、李朋、许延平……德宏珠宝文化产业从玉雕人才培养入手,通过一次次大小赛事的磨砺和锤炼,一个个玉雕大师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从边疆一隅走向云南、走向全国,实现了玉雕业名人效应和品牌带动,提高了德宏特色文化产品附加值。
同时,德宏还以打造“美丽德宏·中国玉都”珠宝文化品牌及产业,建成了“瑞丽珠宝旅游步行街”、“华丰国际珠宝商城”、“芒市国际珠宝小镇”、“盈江玉石毛料公盘交易市场”和“瑞丽珠宝翡翠博物馆”等一批重点珠宝文化产业项目,创办高端时尚读物——《东方珠宝》,创设了瑞丽“神工奖”和芒市“金象奖”评奖体系,培育了勐拱翡翠、样样好珠宝等一批知名珠宝品牌,“美丽德宏 中国玉都”、“瑞丽东方珠宝城”、“芒市珠宝文化城”、“盈江翡翠毛料城”等对外形象品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叫响了随形施艺的“瑞丽工”品牌。
目光再次回到文博会德宏展区上,一件件精致的红木制品、根雕再次让“德宏制造”成为所有目光关注的焦点。
因其特有的地理区位优势,德宏一度成为南亚东南亚红木资源集散地和名贵木材“中转站”。德宏利用10年时间完成了由“中转站”向西部“红木之都”的华丽转身。如今,瑞丽已经形成了以仿古家具、木雕、根雕为代表,集原料采购、产品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的红木文化产业体系。从德冠恒隆红木、德顺红木、志文木业等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力的大型红木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再到“德冠恒隆”、“志文”、“德顺”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知名红木文化品牌的应运而生,德宏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产业的培育壮大。
现如今,仅瑞丽市就建成了瑞丽南亚红木家具国际博览中心,创设并成功举办了四届瑞丽红木文化节和“神工奖”红木家具根雕精品大赛,瑞丽市更被中国家具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瑞丽)红木家具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全州有红木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达410余家,形成规模的企业70余家;从业人员近2 万人,其中设计师、雕刻师和技工约为460 余人,红木雕刻、生产加工人员达5000 多人。
玉雕业与红木产业的发展,见证了德宏文化产业的风雨兼程。从葫芦丝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到德宏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再到民族演艺事业的百花齐放,德宏正以一项项丰富的文化成果展示、多领域的文化交流,使德宏文化产业日渐发展壮大,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